规定的“强制措施”非同一概念,其范围仅包括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拘传、拘留、逮捕、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如果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了上述“强制措施”,即使其主动 投案的投案行为必须是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前实施,意在明确自动投案的前提和时间条件,合理划定自动投案的成立范围,防止不符合自首制度立法精神、无助于节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572.html -
了解详情
逮捕权和纠正漏捕权,对于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缺乏明确的监督方式和监督手段,除此之外,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在发现侦查活动违法时,可以采取检察建议 必须认真对待,做出是否接受并采取相关措施的决定,并在法定期限(如一个月时间内)予以书面答复。最后,检察建议保障机制不足。对于检察建议的实施、落实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032.html -
了解详情
的强制措施包括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等,以及除强制措施之外的勘验、检查、鉴定、搜查、扣押、划拨、冻结等强制性措施,均缺乏明确规定,使得上述监督内容流于失守,导致侦查活动监督的范围偏于狭小。[7] 2、侦查活动监督的时间滞后。表现为,对除逮捕之外的侦查活动中的多数强制措施只能是等强制措施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9.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危险性的和第60条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的规定比较原则,没有细化的客观标准。在 情况,掌握动态,并加快诉讼进程,尽量减少犯罪嫌疑人候审的时间,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对取保候审后不居住在张家港市的外来人员,该院尝试异地监管制度。如该院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35.html -
了解详情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必须经过侦查机关同意;有的侦查机关严格规定会见时的律师不少于二人,且不分案件难易,一律派员在场,会见的次数、持续时间均 :(1)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升到宪法的高度加以界定;(2)修改刑事诉讼法第43条的规定,使之更加明确、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3)在司法解释中明确非法实物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70.html -
了解详情
人被批准逮捕,则应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审判。若后被无罪释放,被拘留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4. 刑事拘留时间最长期限不得超过37天,除非经批准 逮捕手续; (2)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不需要逮捕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手续后,直接向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 (3)拘留期限内未能查清主要犯罪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330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应当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决定》草案强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会同 草案特别强调,试点时间为两年。两年后根据试点情况,对实践证明可行的,修改完善有关法律;如果实践证明不宜调整的,恢复施行有关法律规定。 记者获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360.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新刑诉法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 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因此,刑事拘留最长期限为37天(包括批准逮捕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891.html -
了解详情
的时间等于或大于一年的,取保候审的失败率为16.22%。取保候审持续的时间长短对取保候审失败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取保候审前 年第1期。 [4]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属于取保候审的原因。我们考虑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619.html -
了解详情
的审理 第六节 缓刑、假释的撤销 第二十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开庭准备 第三节 审 判 第四节 执 行 第二十一章 当事人和解的 方便,并保证必要的时间。 复制案卷材料可以采用复印、拍照、扫描等方式。 第四十八条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或者被监视居住的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6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