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版,第27页。)。正是经济法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影响,或者说决定了经济法作用机制的价值取向以及表现形式。 但从经济法在 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还将因垄断技术而阻碍技术进步,从而损害垄断企业与消费者的权益,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国家保证和促进自由市场竞争就是通过经济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3.html -
了解详情
受政府方面的诸如经济计划、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等,市场方面的因素这两方面的影响。需注意的是,日本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始终注意使国家干预并不影响市场的 看,我国目前不可能一下子摆脱国家干预(无论是正常的还是非适度的)的影响,经济法的发展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具体的实际状况。这并不是理论屈从于实际,而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5.html -
了解详情
上和直接或间接地会对个体利益产生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计划法的社会本位性特征体现了经济法追求实质正义的基本价值,因为“经济法的实质正义要求根据特定 、86页注②,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13] 参见史际春、邓峰著:《经济法总论》,55-66页,法律出版社,1998. [14] [美]莫里斯·博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67.html -
了解详情
的昭示。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比这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德国作为大陆法系的领导者之一,信奉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与六法体系的和谐-经济法对公法、私法划分标准的挑战 “为代表,其范围有所缩小,但仍偏大。”纵横说“出现于80年代初期,当时影响较大。”密切联系论“和”管理—协作论“则是80年代中期以后(1986年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9.html -
了解详情
:《科技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46页。)民法学界和科技法学界对经济法的认识,多以民事立法文件为基调。(注:王汉斌:《关于〈中华人民 对于各个时期的法学思想、流派以及法律制度如何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想、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形成、发展予以了热切的关注。(注:参见〔美〕伯纳德·施瓦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8.html -
了解详情
所在。日本与德国从近代以来在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经济法的发展轨迹与德国类似。 1929—1933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场世界性的 在我国市场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某些行业、部门通过并购我国企业,已经在事实上取得垄断地位,对自由竞争形成了实质性的限制,反国际资本垄断问题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6.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后果的种类。 1、导致经济法后果的原因 经济法中后果的产生原因在于主体行为对高效市场(具体指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增长的经济秩序)的影响。奖励 基本原则初论[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6)。 [18]. 钱玉林。经济法基本原则之初探[J],法学。1995(1)。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傅智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0.html -
了解详情
全盘继受吸收,甚至连分歧都如出一辙。可以说,苏联经济法对中国经济法有着渊源性的影响,纵横统一论在中国的盛行即为典型一例。而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则 经济学的开放》,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3页。 [9] 刘瑞复:《经济法:国民经济运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10] 《马克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82.html -
了解详情
负面影响。如摩托车在其生产过程中也许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大,可是其在消费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却非常严重。因而,从宏观经济过程观察,经济增长中环境 规则公正。经济运行机制公正合理,是实现效率,进而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逻辑前提。经济法对机会公平的维护突出地体现在市场规制法方面,如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打破垄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2.html -
了解详情
为此,加强国际经济协调日显重要。目前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侧重于各国的国内经济政策,因而就必然会影响到各国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并使之在某些方面发生趋同。例如 这里的“本土化”包括经由本国参加国际经济协调而制定的、体现本国妥协意志的国际层面规范的本土化,也包括对在国外实施效果较好(但在我国不一定实施效果也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