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了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组织监督等。 6.行政赔偿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西方各国以过失责任为原则,综合国情、公务员素质 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63、67页- ③④③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1页(略作修改)。 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02.html -
了解详情
哈尔滨市尚未建立专职复议人员数据库、专家库和利益组织代表人员数据库,依然面临着行政复议办公室随意指定参审委员的风险;现任委员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往往本职工作 [13](2)国家赔偿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经把具体行政行为和非具体行政行为划分开来。这里所称的非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33.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自觉做到依法办事,公正行使权力,因而明确规定告知瑕疵的法律责任对于保障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具有重要意义。告知瑕疵主要包括没有告知、告知错误 责任,如果造成损害的还必须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但行政机关在履行赔偿义务后应依法向承办人员进行追偿,即由在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程序中犯有故意或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628.html -
了解详情
表面安定就是和谐一样。 2.权利保障性提供的价值依托 公民权利至上是现代宪政以及行政法律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现代法律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公民权利。 [13]作为 确定,公务员惩戒制度的落实,《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的确定,《行政诉讼法》中抽象行政行为可诉性的确定,兼顾形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31.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是,随着审查结果的不同,该类案件应该如何进一步予以解决?具体说,如果行政许可合法,判决维持,那么受害人的行政诉讼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因为根据现行行政诉讼 行政许可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如果想提起行政赔偿又没有一个确认行政行为违法的判决支持,以现行行政诉讼制度,其利益得不到法律救济。若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74.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损失或损害被许可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补偿或行政赔偿。行政许可信赖保护原则的理论依据是基于法律安定性的需要和公众对国家行政权 下,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很难兼顾。因此,实践中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如果原有行政许可法律状态对相对人有利,不改变又不致明显损害公共利益时,则原则上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57.html -
了解详情
以后。我国早在1954年宪法中就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应当给予赔偿作出了原则规定,1982年宪法重申了这一原则: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九年来,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并下发的司法解释有《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471.html -
了解详情
到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转型,指导性计划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方式,人们逐步认识到行政指导的意义并将其加以运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与市场要 列入行政诉讼的范畴,不可以撤销或变更。但是,笔者认为,人民法院应该允许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行政相对人之所以服从行政主体的行政指导,是基于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75.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维持榕城海关作出的扣留决定。(二)、驳回华生公司的行政赔偿请求。 一审宣判后,华生公司、吴萃寻不服判决,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认为:《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及有关账册、单据等资料,海关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62.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收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取得赔偿的权利。”一些部门法也有关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给公民、法人和其他 ,还是制度设置上的障碍,值得深入研究。 三、司法赔偿审判是与三大诉讼并列的审判程序 行政赔偿适用行政诉讼程序,与一般行政诉讼案件没有太大的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