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倾向于承认侵害了他项权利而不承认侵害了姓名权,正是因此登记错误(甲的不动产错误地登记为乙所有)被认定为侵害所有权而非侵害姓名权。其二,依据 体系的良机。时至今日,以所有权为模型构造人格权应成为必要的立法技术,人格权不必继续游离于法律之外。[26]在当代中国,人格权适度具体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宪法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724.html -
了解详情
君:《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现实考察与研究中国十省调研报告书》,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47页。 [7]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组:《农村土地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31]陈小君:《农村土地制度的物权法规范解析学习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的思考》,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36.html -
了解详情
1.历史与现状 《控制》一文在此部分论述了中国住房租赁控制制度的历史与现状,与其在住房租赁制度的比较部分一样,并未涉及特定时期施行住房租赁控制的 上。实践中,对于治安和税收登记,无论出租人还是承租人都没有充分的动力,因此两项制度都很难执行。{58}而且解放后房租管制的立法效果也是事与愿违,到195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600.html -
了解详情
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拟从现行相关规则的立法原意、相关制度的比较法观察以及《土地管理法》修订过程中的相关制度设计[1]等几个方面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同仁 住宅土地应无偿自动续期》,《观察与思考》2009年第4期。 [39] 参见王新江:《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有债续期》,《中国财政》2009年第12期。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03.html -
了解详情
(1)在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直接理论依据为占有的公信力,而登记同样具有公信力。既然动产因占有的公信力取得其物权可为善意取得,那为何不动产同样因登记的 保驾护航;但我国以及与其他大多数国家的立法采取的乃是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故善意取得制度不仅完全可以适用行为人无权处分的第三人保护问题,也同样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09.html -
了解详情
获得法律上的独立,《物权法》第10条第2款确立了我国未来不动产的统一登记制度。第二,空间的位置和三维参数必须确定,空间之间不能重合,这是其物理上 主要有潜在损害保证金、新作业告令、防止暴力和期满令状制度。[3] (二)大陆法系民法典支撑利益的立法模式考察 《法国民法典》第674条规定:在共有分界墙或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02.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中并未单独归类予以明确。现在正值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强制执行法之际,研究立法、司法中的问题,分析比较外国相关立法经验,对我们的立法工作应当是有益的。 查封的效力。如前所述,各国大多实行不动产产权登记制度,不动产经查封后,应通知登记机关登记查封的事由,那么,究竟不动产产权登记对查封的效力有何影响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80.html -
了解详情
所拥有早已在实践中为人们所接受,因此,在对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设计的讨论中,真正需要思考的是物权法定原则与公示公信原则,而这方面又在 : (一) 梁慧星教授在其主编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第233条中指出:农地使用权设立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双方应到不动产登记机关进行设立登记。农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2.html -
了解详情
承包经营权 农用地使用权 生效时间 自从民法典制定纳入到立法日程以来,具体民事制度的设计,便引起各方的关注,毕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民法典,其意义不仅是法律体系的 公示。对于动产,交付为公示的方式;对于不动产,公示的方式为登记。这对于交易的安全便捷,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农用土地使用权,由于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16.html -
了解详情
大致的把握,所谓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5、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第二版)》,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 【图书索引号】D923.904/CC2. 部分重点介绍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问题,对笔者理论知识的扩展也非常有益。 (二)法学期刊 1、王旭冬:《忠诚协议引发的法律思考》[J],载《南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9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