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以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 7.执行过程中的减刑和假释等制度的适用。(1)减刑。加大减刑力度,放款减刑条件:在执行期间,未成年罪犯只要认真遵守监规、 与否,很大部分有赖于现代心理学、医学、精神病学、社会学等学科在犯罪学中的应用研究,并最终转化为犯罪人的行为矫治。在我国,由于犯罪学特别是个体方面的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80.html -
了解详情
假释来达到行刑社会化的目的。(注:参见武延平主编:《中外监狱法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215页。)在他们看来,假释是 的具体体现由于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涉及分级处遇级别重新设计、罪犯考核制度完善、开放处遇与减刑、假释、行政奖励等关系的调整以及罪犯监外劳动承包收入分配等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6.html -
了解详情
有效奖分47分。[5] 2000年5 月9日,齐齐哈尔监狱第八监区研究下半年罪犯减刑、假释名单时,姜义以张洪涛服刑过半,不致再危害社会提出对张 。 其次,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同样需要接受监督。建立相对不起诉案件备案复查制度。检察机关作出的相对不起诉决定应报送上级检察院或同级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备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8.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若干问题的理论辨析 对诉讼监督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法学界存在一些不同认识,需要加以研究和辨析;也只有从理论上搞清这些问题,诉讼监督才能健康顺利开展。 (一 的工作衔接机制,健全了羁押期限告知、羁押情况通报、期限届满提示等制度。为加强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探索建立对重大刑事罪犯刑罚变更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728.html -
了解详情
每个矫正项目都需要有有效性的证据支持。如前述的道德认知矫正项目经过多项跟踪研究表明,这个矫治项目对控制、降低重新犯罪是有效的。管理培训研究所(Management 系统中曾经被判过刑的罪犯在押犯中所占比例是23.3%{35}。加之限制假释、限制减刑制度的出台,我国现在的建立在累进处遇制基础的行刑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8225.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执行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刑罚执行的有关制度加以解决,即在刑法当中规定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对于这样的犯罪人获得的减刑、假释的条件和标准比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刑期,究竟该如何理解? 这么大的裁量空间究竟该依据哪些因素来确定,理论界少有人研究,更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这难免使得司法上的自由裁量权成为不得已的擅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71.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目前的社会团体包括: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文艺和体育工作团体、学术研究团体、社会经济研究团体、宗教团体、爱好者协会等各种社会团体。在上述诸多社会团体 减刑,也会产生同样的弊端。 2.增设资格刑减刑制度的设想 如前所述,上述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虽涉及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95.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问题。最高法院在与公安部共同研究之后,决定对于一般缓刑犯由当地公安部门负责监督执行。[7]建国初期,管制的适用和制度也都比较混乱,人民法院可以将 监外管理导入“社区矫正”》,《无锡日报》2004年03月10日。 [10]《这样假释不妥》,《法制日报》2004年1月6日。 [11]《上海长宁法院试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99.html -
了解详情
装出积极改造、深刻悔罪的表现,甚至想出各种歪点子立功,争取早减刑、多减刑、甚至假释。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看认识到,没有改造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 ,1975,P19-20. [17] 赵秉志主编:《中国内地与澳门刑法分则之比较研究》,澳门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270页。 [18] 李文燕、柯良栋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6344.html -
了解详情
禁毒长效合作机制,在中央层面和毒品犯罪集中地区建立公检法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重大毒品犯罪案件信息通报、反馈机制,提升打击毒品犯罪的合力。 四 其罪的,必要时可以判处被告人死刑。 (五)缓刑、财产刑适用及减刑、假释问题 对于毒品犯罪应当从严掌握缓刑适用条件。对于毒品再犯,一般不得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68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