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死刑 适用 人权 保障 死刑以保护社会大众的生命与健康等基本人权为目的,并以剥夺犯罪者的基本人权即生命权为内容。死刑所涉及的不是一般的人权,而是作为 机关的权威,具有积极的保障作用。 3.限制死刑的执行方式。《世界人权宣言》第5条、《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7条均规定了,任何人均不得加以酷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49.html -
了解详情
文件并不多,主要有三:即1966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民权利公约》);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于1984年5月 八岁以下的人所犯的罪,不得判处死刑;对孕妇不得执行死刑。《保障措施》第3条则进一步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不得判处死刑;对孕妇或新生婴儿的母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61.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死刑制度将来走势的个人见解。 一、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 死刑又称为生命刑,是以剥夺犯罪人生命为基本内容的刑罚。死刑是凭借从肉体上消灭犯罪分子的手段来惩罚 ;主观、客观均达到死刑立即执行程度,但行为人具有可以或者应当从宽处罚的其他情节。(参见高铭暄,李文峰,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论我国死刑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52.html -
了解详情
要比自由刑的起点高,其最高期限也比管制、拘役的最高期限长,甚至高于对轻罪适用的有期徒刑。尽管劳动教养和刑罚属于性质不同的制裁方法,但实际执行效果并 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立法法》第8条第5款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而作为限制人身自由长达1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16.html -
了解详情
是人为的消灭。 关键词:死刑存废/理性评价/现实/理想/结语 前言 死刑亦称生命刑,是指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是所有刑罚中最为严厉的也是最古老的刑罚 进展之一就是相继通过的四个有关死刑国际条约,分别是1996年通过的《公民与政治权利的国际公约》,(至今为止已获得46个国家批准,7个国家签署,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8207.html -
了解详情
月20日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中予以申明,并在《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特别是第23和24条)、《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特 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对未满18岁的人所犯罪行不得判以死刑或无释放可能的无期徙刑;(B)不得非法或任意剥夺任何儿童的自由。对儿童的逮捕、拘留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07.html -
了解详情
。不为刑法所规定的剥夺个人生命的行为,纵然是以国家名义或代表国家实施的,也不属于死刑。 4、适用程序的特殊性。死刑的判处与执行均有严格的程序规定 赦免制度。 死刑赦免制度是当今保留死刑国家普遍适用的死刑制度之一,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6条第4项规定,被判处死刑的人应有权赦免或减刑。鉴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51.html -
了解详情
并罚的最高限制提高为25年或30年,对无期徒刑必须服刑满25年或30年才得假释,对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只能减为终身,不得假释的无期徒刑,死刑立即执行保持不变 对严重犯罪量刑的选择余地就更大了,罪刑相适应原则也会得到更多的表现。 第三,限制死刑的适用对象 《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美洲人权公约》等国际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86.html -
了解详情
大的威慑作用。事实已经证明,存在死刑的国家,与废除死刑而以无期徒刑为最高刑的国家,死刑与无期徒刑对于犯罪的威慑力是相等的。 二,死刑断绝了犯罪人悔过自新的 该处死不必须立即执行情况而定,实属不当。因为法官不能根据自己的判断,而决定是否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七、与中国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12.html -
了解详情
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开始逐渐重视在坚持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与经济犯罪的同时,保护特殊群体的人权问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重刑思想和重刑文化 与死刑的衰亡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执行死刑却损毁了劳动力。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犯罪重心的转移与对犯罪评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