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提起给付之诉。但在德国,团体诉讼的原告一般只能就他人违反特定禁止或无效的行为向法院提起不作为之诉,而无权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并且,这种不 行使诉讼实施权,排除损害危险的发生。可是,团体的成员并不具备提起该类诉讼的资格。例如消费者不能以消费者代言人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换言之,消费者个人无权代表消费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24.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主张及事实,并进行辩论,那么集团诉讼将无法进行。因此,将各个具有相同利益的集团成员的诉讼请求集中起来,由代表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代表人来行使诉讼中的 而来的。实际上,我国代表人诉讼与共同诉讼的实质要件是相同的。前者抽掉了后者共同进行诉讼的一般含义和表象,但又以共同的利害关系为内在联系,使之转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16.html -
了解详情
,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医疗机构还是会陷入无休止的纠纷中。 (三)司法诉讼对簿公堂 医患双方在争议发生后,任何一方都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程序, 的双轨制,即特殊医疗侵权医疗事故侵权损害赔偿纠纷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一般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等有关规定。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75.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 其他组织未申请复议直接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该解释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诉讼必经程序而未经申请复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11.html -
了解详情
的作用,当事人不得再行起诉。双方均不服仲裁裁决而向同一法院提起诉讼,诉讼中一方申请撤诉的,应将撤诉的一方当事人变更为被告地位,对方当事人变更为原告地位, 的特征。 三、裁判 一般情形下,提起诉讼则仲裁裁决不生效,后由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裁判,不受仲裁裁决的制约和影响。但基于充分发挥仲裁程序之纠纷解决功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78.html -
了解详情
更好的依法行政。同时,当法律没有规定或规定不完善时,它仍遵循法律的一般原则并使之具体化,填补法律规则的空缺。换言之,行政合同可以在法律允许的空间内 行政主体提出请求,由行政主体决定。对于行政主体不同意解除的,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此类案件中,满足原告意愿的判决应是合同解除判决。 5、行政契约的履行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07.html -
了解详情
一致。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须补充说明的是自成立时生效是关于合同生效的一般原则,本条所谓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是 赔偿。按照这一规定,异议登记有效期是三个月,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三个月内既未申请更正登记也未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该异议登记失效。另外,在提起诉讼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89.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具体的义务履行地,因此只能根据《布鲁塞尔规则Ⅰ》第2条的规定在被告住所所在地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问题,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 的争议向其他法院提起诉讼。许多国家根据一定的条件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进行诉讼的法院,当事人一方违背原来约定的管辖权协议在本国法院起诉时,本国法院一般应当拒绝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28.html -
了解详情
(2)方式上不同。诉前监督的方式指的就是提起民事公诉,也就是由检察机关作为原告提起民事诉讼;诉中监督则不得以提起诉讼的形式出现,而只能以参与诉讼的 上失去了平衡,或者侵害了对方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和实体利益,或者扰乱了诉讼的公序良俗,此时此刻,检察院就可以对法院怠于作为的消极审判活动实施监督,提出监督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42.html -
了解详情
某些案件类型上,也有背阶段性检察监督的内在逻辑。一般认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是有一定的范围限制的,因为作为公权力的检察机关,不宜轻易地介入到私权 监督程序。在检察院决定启动诉中监督程序后,就要向法院发出正式的通知书,法院收到该通知术后,诉中监督程序便自动开始,各种诉讼监督法律关系由此形成。 (2)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