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2003年第3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检察机关针对所谓的公益案件提起民事诉讼已有若干尝试,改革者试图以西方检察机关为参照系,将我国检察机关 ,诉讼法论丛(第1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6。 [4]佟志强.民事公诉问题之我见[J].上海检察调研,2002,(3):28。 [5]M.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89.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实际上,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到判决作出、执行完毕,民事诉讼案件的案由都始终发挥着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有关案由的问题没有明确 其权利进行保护或予以确认,人民法院认为其符合起诉条件,予以受理的那一部分民事法律关系。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的起诉状以后,会根据当事人的起诉状及相关材料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27.html -
了解详情
处分权之界度的关注,亦即检察机关是否如同普通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一样,享有对其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件的和解权与调解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意味着 。 [37]徐卉,见前注[29],页366-367。 [38]参见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页476。 [39]参见廖永安等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80.html -
了解详情
的推进,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已溶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司法、尤其是民事司法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保证公平竞争、确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在 审判人员头脑中扎根,在程序工具论的传统观念影响和日益突出的案件压力双重作用下,民事诉讼程序这条正义生产线的许多环节在运作中仍遭到省略和扭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85.html -
了解详情
一些研究,某些地方的法院和检察院也以试验的方式,办理了一些检察官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件,本文试图从比较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一、 检察官(district attorney),他是被任命或被选举出来的在特定司法区的刑事诉讼中代表州政府起诉的州政府官员。 总检察长是美国政府、各州政府的首席法律官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67.html -
了解详情
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证据相互印证,使民事诉讼证 据链条的各个环节成为有机的整体,共同证明案件的事实。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的立法都普遍重视证人 被称为 意见证言〈opinion testimony)。 在大陆法系国家,证人是专指向法庭陈述所知案件情况的第三人,即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因此在概念上属于狭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65.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的可靠性更高时,法官即应对该证据及其所证明的案件事实予以确认。也就是说,在民事诉讼中,负有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其最终所证明的结果能 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14。 [3] 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238。 [4] 江伟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64.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2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解释为两种情形:(一)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 举证责任分配应结合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进行 举证责任分配是指根据当事人的主张或者案件事实,确定由哪一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也称举证责任承担,举证责任分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7.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采用两种审判组织形式:合议制和独任制。民事诉讼中,一般民事案件的一审及所有民事案件的二审、再审等都适用合议制度,只有事实清楚、权利义务 监庭负责。 笔者认为,上诉审查机构应设在立案庭,由立案庭组成专门合议庭对上诉案件进行审查。上诉审查机构设在立案庭的必要性在于: 1、上诉审查机构设在立案庭符合立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1.html -
了解详情
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由于不属于民事权利义务争议,不适用法院调解。 一、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概述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以下除标题外 和时间,提高了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 (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促进经济建设 民事纠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当事人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但是,如果纠纷发生后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