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故意。例如为了一个谋财意图,行为人伪造国家机关证件诈骗财物,既有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故意,也有诈骗罪的故意[9]。故意是犯罪主观要件,是评价犯罪的 犯罪。比如杀人行为往往会伴随着毁坏衣物或其他财物;用捆绑的方法进行暴力伤害也可能同时发生,盗窃罪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也往往会高度相关。对于这些情况,往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492.html -
了解详情
条文的整体价值,并以此来支配对条文细节深入的理解。如在解释服务是否属于诈骗罪的财物时,读者总先观照自身的事实与价值经验如实践中是否存在诈骗服务之情形, 主观论,都赞同刑法解释应与时俱进等。但本文的主张与客观论有根本性的区别:其一,客观论认为法律意义存在于文本的文字之中,本文认为法律意义存在于读者对文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547.html -
了解详情
盗窃罪的法定刑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997年修订刑法第264条盗窃罪相应的法定刑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从刑罚轻重来看,当然是1997年 法律的溯及力问题。例如,刑法第196条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的信用卡范围,便涉及非刑事法律的溯及力问题。1996年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84.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的情节,有哪些变化?死刑适用的方式与原则,它与原刑法的具体适用存在哪些区别?以及死刑具体规定和适用存在哪些主要特点?本人通过学习和研究,试图对 ;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票据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奸淫幼女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抢劫罪;盗窃罪;贪污罪;受贿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23.html -
了解详情
伪造公司印章骗取他人财物2万元。根据相关司法解释,[21]认定为一个诈骗罪(诈骗数额为4万元)所适用的法定刑是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认定两个诈骗罪实行 元的假币并持有,第二次盗窃面值5000元的假币并持有。显然,甲的两次行为都触犯了盗窃罪与持有假币罪,二者之间具有吸收关系,故对每次行为只能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86.html -
了解详情
。韩国明确规定,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角色和虚拟物品独立于运营商而具有财产价值,网络财物的性质与银行账号中的钱财并无本质的区别。而就在近期,台湾有关部门作出规定,确定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物和账户都属存在于服务器的电磁记录,在诈骗罪及盗窃罪中均可看作动产,被视为私人财产的一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09.html -
了解详情
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可见,它在刑法分则的基础上为各级审判法院认定与处罚盗窃罪提供了更具体、系统且更具操作性的标准。再次,最高人民法院还根据审判实践中存在 上取款时隐瞒真相致使职员自愿交出财物,与其利用柜员机故障让其自愿交出财物,没有什么不同,许的行为定性诈骗罪更为妥当。不过,在两种行为方式特性竞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41.html -
了解详情
非单位人员,定侵占罪(盗窃罪、诈骗罪)。 二、共同犯罪中的法律适用。 笔者认为,混合主体共同侵占单位财物的问题,实际上是共同犯罪与身份的问题。处理此类问题应以 身份犯罪的共同实行犯,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凡无身份能够参与真正身份犯罪的部分实行行为的,则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实行犯,如受贿罪;凡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62.html -
了解详情
如杀人罪、贷款诈骗罪、盗窃罪等,前者主要考虑到单位无犯此罪的能力,因而不立单位犯罪之名。而后两者引起较多争议,因为现实中很多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往往是单位 情形。 当然,有人会问:在一体化后,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没区别了,这与事实是不符的,毕竟单位与自然人之间的差异性无法消除。实则不然,在犯罪认定上,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294.html -
了解详情
甲有购物凭证。对此案例,原作者认为类似于诉讼诈骗,〔13〕笔者认为不妥,诉讼诈骗的固有特征是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实施强行索取权,本案中乙并未提起诉讼,而是通过警察这一 大限吞生金自逝。 (12)同(2)第459页 (13)参见周娅著:《由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学生大论文中心网。...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6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