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请的死亡赔偿金不属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不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判决:一、被告人宁胧庆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侵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732页。 ⒒吴小华:《试论间接损失的赔偿责任》,载《法学季刊》1982年第1期。 ⒓根据我国目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66.html -
了解详情
生产、销售反黑客侵入的计算机设备的,就不应构成犯罪。第四,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其犯罪目的是使以上物品被用于前述4种犯罪中的任何一种。如果行为人 数据分别设立了非法干扰计算机数据罪和非法拦截计算机数据罪;(3)我国刑法中没有间接危害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的犯罪立法,新设立的为非法侵入、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1.html -
了解详情
使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得以贯彻。而且,如果对出于间接故意违章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处理,而对出于直接故意违章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以某种故意 。最高人民检察院曾经根据实际情况,在1989年11月30日发布的《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中明确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56.html -
了解详情
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对专利间接侵权的规定,即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并不构成直接侵犯他人专利权,但却故意诱导、怂恿、教唆别人实施他人专利,发生 产品提供仓储场所、运输便利、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有学者认为应认定为专利间接侵权行为。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451.html -
了解详情
网络直接进行教唆行为。而间接故意的教唆,主要是指行为人直接以放任之心理态度从事 的教唆行为之外,如行为人为验证自己所编写的破坏性软件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帮助破解的行为,且行为人对发布该破解程序所具有 的直接后果非常清楚,但是,由于帮助对象的不确定性,行为人不成立帮助犯。帮助行为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407.html -
了解详情
较大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24条明确规定,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是合同诈骗罪 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不包括间接故意。以上认为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包括间接故意的观点存在明显缺陷:一是它忽略了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086.html -
了解详情
抢夺是抢夺犯罪在近年来升级演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犯罪手法。飞车抢夺犯罪不仅直接侵犯他人财产权,而且有可能危及被害人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已成为当前各地社会治安的 ,其目的是非法占用公私财物;对侵犯人身权的危害结果则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② 在仔细辨析了抢劫罪与抢夺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后,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603.html -
了解详情
或为过于自信的过失);(3)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能是间接故意或过失,而不能是直接故意⑤;(4)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不 死亡或者严重的重伤的危险性并不紧迫时,不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 例如,行为人以抢劫故意采用麻醉方法取得他人财物的,属于抢劫罪,但这种行为并非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52.html -
了解详情
的死亡之间的联系程度已形成了直接的、决定性的关系,二者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二、赵某具有故意杀人的故意(间接故意)。具体理由:其一赵 作为犯认定范围的扩大。 处理结果 本案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经审理,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被告人赵某有期徒刑十一年;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生活补助费55620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33.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又可细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滥用职权罪可由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构成,且主要是间接故意,这也是通说的观点。第二种观点主张其只可由 ,第五十七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而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