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在于,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以法律的形式反映国家因素对市场经济关系的影响。换言之,经济法是国家(主要以政府名义出面)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之法 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等干预措施。”可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6.html -
了解详情
政府经济行为由于受到经济法自身内涵的影响,而被赋予了特别的内质。在我国政府经济行为作为主导经济发展的中枢这一背景依赖下,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对经济的推动 学院学报,1996(2)。 [17]倪国良。“有效政府”:西部大开发制度创新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开发研究,2001(6)。 [18](奥)凯尔逊。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41.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普通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经济关系)都会对市场经济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由其多重角色、深入市场经济关系等特点,我们称政府为经济法的核心主体亦不为过。 四、经济法的 的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上。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从全社会角度统筹规划社会保障体系。 可以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6.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规则优先。不仅如此,相比较而言,经济法在很多情形下更强调目标的优先性,对目标的影响也更为关注和重视,更强调规则与程序的弹性 与现代性》,第5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出版。 ①马克斯·韦伯认为官僚体制的精确、稳定、有纪律和可靠以及言而有信,劳动效益强度大和范畴广,形式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3.html -
了解详情
受到政府利益的影响而处于不稳定的危险状况中,而货币政策恰恰需要在长期的执行过程中发挥其作用,朝令夕改会引起经济的剧烈震动而难以发展。 其次,经济法程序规范 程序立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变革,反映在法律上是经济法对政府权力的行使倍加关注,而对受控主体的参与权和对话权没有保障。在完善经济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9.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法律部门就其基本功能来说,往往只满足某种法律需求。因此同一社会关系多重属性的不同法律需求就需要多个法律部门综合满足。而且一种社会关系在其历史演进过程 的核心范畴,即国家政府行为。经济法是与时俱进之法,中国的入世必然对经济法产生重大影响。入世的《中国议定书草案》的19个条文,全都是针对国家政府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8.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个重要标准。而要有效履行这样的“高级职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减少经济波动的影响,显然离不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观 权法,并不意味着政府权力必定就是无节制地滥用,只不过是表明了经济法对政府干预权的控制不应沿用公、私法中传统的规则控制模式,而应依据政府干预经济的特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8.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可能性。而且,知识社会中人们行为范式的开放性与全球化趋势,对移植先进的法律也有迫切要求。[8]这就说明经济法对现实经济关系反映速度要更为敏捷,与 本身缺陷———基础薄弱。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间还很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的时间更短,市场不完善不健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难清除,旧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4.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法的效率体现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经济法律制度自身等方面。 关键词:经济法;价值;公平;效率;效率分析 一、 ,立法机关具有信息优势,但就某些特定问题,立法机关可能处于信息劣势,导致干预的法偏离干预需求。信息错误是指信息在收集、整理、传递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8.html -
了解详情
在其调整特定社会关系时在特定范围内所普遍适用的基本准则。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种类,目前法学界并无统一认识。经济法对秩序、效率、公平和正义价值理念 不仅不利于发挥市场调节基础性作用,反而会成为阻碍自由经济发展的障碍由于市场调节受“经济人”自身人性缺陷的影响,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市场失灵现象,为此政府无疑发挥干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