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一年。 第十四条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又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自新罪判决确定之日起二年内一般不予减刑;新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自新罪判决确定之日起三年内一般不予减刑。 第十五条办理假释案件,判断“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739.html -
了解详情
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一年。 第十四条 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又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自新罪判决确定之日起二年内一般不予减刑;新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自新罪判决确定之日起三年内一般不予减刑。 第十五条 办理假释案件,判断“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999.html -
了解详情
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一年。第十四条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又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自新罪判决确定之日起二年内一般不予减刑;新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自新罪判决确定之日起三年内一般不予减刑。第十五条办理假释案件,判断“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526.html -
了解详情
法,按照这一理论,当两个同等级别的法律对同一个问题的规定不一致时,应以新(后)法为准。《人民法院组织法》该授权的条款应归于无效。那么,依据《人民法院组织法 合理性存在,那么为什么不在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只要不是在缓期考验期结束之日犯的罪)后至缓刑考验期届满之日这段期间给其以立功或完成其它使立即执行的事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09.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协议的,应当建议当事人双方到社会调停机构进行刑事和解。再次,在社会调停机构调停期间,检察机关应当给予帮助和支持。 2、完善调查机制 检察机关若初步认为可以适用刑事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案件,作为例外,犯罪嫌疑人为累犯或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罪的案件,不适用刑事和解;二是对于初犯、偶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33.html -
了解详情
当前有必要对死缓制度作适当严厉化的调整,可考虑在将来立法修改时,对死缓犯考验期满后减为的无期徒刑设置相对于普通无期徒刑更为严格的假释、减刑期限等规定。 减轻刑罚,必须提供陈述其理由的书面报告。[15]在笔者于2007年45月赴美国考察期间,据美国维拉刑事法研究所的专家们介绍,迄今美国已有20多个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00.html -
了解详情
某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禁止其在三年内从事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教育职业。案件审理期间,六名被害人提起民事诉讼,起诉涉事小学、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教育机构责任纠纷。后 被害人的损失,已经取得被害人谅解。据此,以故意伤害罪依法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缓刑考验期满后,刘某领取了《前科封存证明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0428.html -
了解详情
三款规定的“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对禁止职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所以如果他犯的罪虽然在刑法上判处无期和死缓的,但是当裁定执行完毕和假释的时候按照其他法律 制度在修正案九之前是说不是故意犯罪的,二年考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减为有期徒刑。期间故意犯罪执行死刑。 这是79年刑法这么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004.html -
了解详情
搁置,是一项效力待定的处分,其最终的处分结果在过程中呈不确定状态。考验期间内,犯罪嫌疑人遵守法律规定、履行法定义务,期满后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过失犯罪,主观恶性较小,审判实践中判处缓刑较多的状况,如交通肇事罪。并且有些犯罪未成年人未必能独立构成,但是可以成为帮助犯、从犯,如未成年人帮助其家长接受贿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892.html -
了解详情
缓刑使用率低。 (三)缺乏有效审后监管导致再犯率高 《刑法》第76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 的控制仍是国家本位模式,表现在控制犯罪的手段主要是监禁刑,审判前和改造期间社会力量难以参与其中。在市民社会不断壮大、社区和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日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1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