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刑法》第66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 事物的本质很难从其自身得出,提升高度是自然的选择(21)。纵观世界各国的立法情况,累犯却往往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刑罚适用制度而占据在刑事惩罚体系之下,如此一来,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602.html -
了解详情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适用对象包括:(1)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2)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3)假释的犯罪分子;(4)暂予监外执行的 的应该是管制犯合法行使这项权利,对于违法行为不具有意义。再次,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活动情况的规定也体现不出惩罚性,相反,管制犯还有可能隐瞒自己的违法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493.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的适用应当先从重后从宽,这样做从整体上节俭刑罚的作用会更突出,尤其在减轻情节存在的情况下,它不仅能够保证累犯从重处罚得以宣告还实际上抑制了罚度 ?在笔者看来,上述批判虽有一定道理,但还是可以化解的。因为,在根据本文的主张对累犯判处拘役时,原本就不符合适用假释的前提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1253.html -
了解详情
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 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二十五条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933.html -
了解详情
从立足于中国基本死刑政策的角度考虑,增设这样的规定也是有必要的。实践中新生儿母亲犯死罪的情况从整体上看并不算多,对其规定不适用死刑符合我国严格限制死刑 是十年有期徒刑。因犯上述罪被判十年有期徒刑即不得假释,其主要原因是立法者考虑到判这样重刑的犯罪分子人身危险性比较大。类比一下可知,死缓犯死缓考验期间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356.html -
了解详情
监视居住的监督职能未做详细规定,如不能有效监督,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可能被大量适用,演变为变相羁押,因此检察机关应探索对监视居住,尤其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予以 存在的问题来看,减刑、假释规定仍有需要完善之处。一是应赋予检察意见书程序上的效力,即检察机关不同意刑罚执行机关提请减刑假释的,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115.html -
了解详情
:类推解释的结论,必然导致国民不能预测自己的行为性质、结果,要么造成行为的萎缩,要么造成国民在不能预见的情况下受刑罚处罚。[7]类推这种做法是将法无明文的 可能性不足的问题,似乎还可通过与假释制度对比出来。确有悔改表现是适用假释制度的所谓实质条件。确有悔改表现对减刑和假设的适用虽然都是可以,但在观念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644.html -
了解详情
1号 已被刑事诉讼法代替 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执行死刑前发现重大情况需要改判的案件如何适用程序问题的批复 1999年1月29日 法释〔1999〕2号 已 214号 已被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代替 7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陈大顺减刑一案的答复 2006年12月7日 〔2006〕刑监他字第5号 已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676.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中,涉及行使│1999年12月8日 │情况已变化,实际已失效│││药品监督职权时应当适用《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的答复│ 〔1999〕行他字第23号 7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陈大顺减刑一案的答复│2006年12月7日 │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200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163.html -
了解详情
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第二百五十三条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 地看守所收监执行。 第三百零五条 被剥夺政治权利、管制、宣告缓刑和假释的罪犯在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留看守所执行刑罚的罪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2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