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没收财产,即第263条抢劫罪、第264条和第265条盗窃罪、第266条诈骗罪、第267条抢夺罪、第271条职务侵占罪。(5)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 指对与犯罪相关联的特定物的没收,往往被称为没收处分。没收财产刑与没收处分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作为一种刑罚其目的是报应已然犯罪,后者则是基于保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26.html -
了解详情
第255条规定了侵夺不动产罪,肯定了不动产可以成为盗窃罪的行为对象,从而肯定了不动产也可以成为抢劫犯罪的行为对象。⑤⑥但是,盗窃罪与抢劫罪的行为对象并非完全 有效登记,不发生所有权的移转,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因此对于行为人强行侵占的不动产,被害人可以较容易地通过政府机关收回,回复自己的财产权利,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2181.html -
了解详情
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特点。 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 人身。由于抢劫罪是当场劫取财物,故实践中被抢劫的财物只限于动产。非法侵占不动产的,不属于抢劫罪。如果采用暴力方法把不动产部分分离而抢走,这部分则就成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491.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犯解释为正犯。正如有学者在论及共谋共同正犯时所言:共同正犯与从犯之间的区别不是简单的量刑情节,而是犯罪事实,因此,正犯和共犯的区别更多 版)》2012年第1期。 (23)当然,决定故意杀人罪的刑罚重于故意伤害罪的刑罚、抢劫罪的刑罚重于盗窃罪的刑罚的,还有罪责的因素。 (24)陈兴良:走向共犯的教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2.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犯解释为正犯。正如有学者在论及共谋共同正犯时所言:共同正犯与从犯之间的区别不是简单的量刑情节,而是犯罪事实,因此,正犯和共犯的区别更多 版)》2012年第1期。 (23)当然,决定故意杀人罪的刑罚重于故意伤害罪的刑罚、抢劫罪的刑罚重于盗窃罪的刑罚的,还有罪责的因素。 (24)陈兴良:走向共犯的教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1.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币共3万余元的游戏金币出售谋利达1.3万元。后被法院判决成立职务侵占罪。[3] 持财产说的观点认为,虚拟物品属于财产,应该纳入到法律的保护之中 、设施而使用的,依照本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定罪处罚。 相比较而言,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行政法规对与互联网相关的问题进行规范,如1994年,我国颁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570.html -
了解详情
的手段而非通过正当的途径来处理其与征管所之间的行政执法问题,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8} 另外,近年发布的司法解释也涉及有关财产罪法益的问题。如在亲属相 ,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对于抢劫赌资、犯罪所得赃款赃物的认定,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939.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对于抢劫赌资、犯罪所得赃款赃物的认定,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的法益,从而认定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注释】 [1]在我国刑法上,财产罪可以分为暴力、胁迫型财产罪,窃取、骗取型财产罪,侵占、挪用型财产罪和毁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936.html -
了解详情
第255条规定了侵夺不动产罪,肯定了不动产可以成为盗窃罪的行为对象,从而肯定了不动产也可以成为抢劫犯罪的行为对象。⑤⑥但是,盗窃罪与抢劫罪的行为对象并非完全 有效登记,不发生所有权的移转,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因此对于行为人强行侵占的不动产,被害人可以较容易地通过政府机关收回,回复自己的财产权利,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06.html -
了解详情
享有在该不动产上所设定的抵押权。于动产上设定抵押权的规则,两国则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合同订立生效后,抵押权人就享有抵押权。 一般而言,对于抵押物价值足够的场合, 对财产性利益的犯罪),一般认为,盗窃罪、不动产侵夺罪、侵占罪、赃物罪、毁弃罪等是仅就财物而成立,盗窃与侵占利益的行为不可罚。(24)而刑法分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