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通过设立过失加故意的结果加重犯来解决;对于后一种情形,则需要通过设立过失中止犯的规定,以奖励过失行为人阻止结果发生。但是,其一,这种方法论存在问题。亦即 犯论处。应当认为,这一解释结论具有妥当性。但是,由于我国刑法仅承认故意的共同犯罪,所以,如果不从先前行为出发理解司法解释的这一规定,就会认为,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34.html -
了解详情
预备,成立预备犯;反之,如果是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放弃犯罪预备的,则属于犯罪中止,成立中止犯。如果行为人已着手于投奔敌方或者敌对营垒的行为,或者由于 七,其他对于国家和人民利益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投敌叛变行为,如共同投敌叛变,犯罪组织人数众多、组织庞大、活动猖獗,等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56.html -
了解详情
放弃犯意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他们之间悔罪是共同的,只是悔悟程度有别。③赔偿损失。罪犯在犯罪后能够积极赔偿由于自己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所造成的各种损失 护送伤员去医院治疗,伤员经抢救无效死亡。这种挽救损害的行为,虽然不能视为犯罪中止,但这是罪犯悔罪的实际行动。⑤积极退赃。盗窃、贪污等罪犯案发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28.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情况适当确定从宽比例。 9[中止犯]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中止犯,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60%。 10[从犯]对于共同犯罪,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在共同 刑的10%20%。 18[取得谅解]对于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的,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罪行轻重、谅解的原因以及认罪悔罪的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81.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的规定;而总则在其涉及不法行为的规定中(如合法化事由、未遂犯、共同犯罪等),对犯罪种类只具有补充性的功能,从来不会具有独立的说明不法行为的具体理由的意义。 的行为,通常也具有可罚性;但是,刑法却不可能在分则中对各种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形态分别做出具体规定,因为那样将会使刑法变得十分繁琐,作为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05.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的规定;而总则在其涉及不法行为的规定中(如合法化事由、未遂犯、共同犯罪等),对犯罪种类只具有补充性的功能,从来不会具有独立的说明不法行为的具体理由的意义。 的行为,通常也具有可罚性;但是,刑法却不可能在分则中对各种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形态分别做出具体规定,因为那样将会使刑法变得十分繁琐,作为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73.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只要行为人自动、认真着力去阻止犯罪的完成,即使犯罪并非由于中止行为而没有完成,亦应免除处罚。(2)数人共同实施犯罪时,其中出于自己意思而防止犯罪完成 免除处罚情节包括应当免除处罚情节和可以免除处罚的情节。其中,应当免除处罚的情节有:犯罪中止并且没有造成损害的;防卫过当;避险过当;胁从犯;犯罪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35.html -
了解详情
。只要行为人自动、认真着力去阻止犯罪的完成,即使犯罪并非由于中止行为而没有完成,亦应免除处罚。(2)数人共同实施犯罪时,其中出于自己意思而防止 居委会、村委会等组成一个非官方机构,制定一系列工作制度及程序,负责庭外和解,在犯罪人和被害人之间建立一种制度性的对话关系,以促成犯罪人认罪伏法,主动承担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982.html -
了解详情
。只要行为人自动、认真着力去阻止犯罪的完成,即使犯罪并非由于中止行为而没有完成,亦应免除处罚。(2)数人共同实施犯罪时,其中出于自己意思而防止 居委会、村委会等组成一个非官方机构,制定一系列工作制度及程序,负责庭外和解,在犯罪人和被害人之间建立一种制度性的对话关系,以促成犯罪人认罪伏法,主动承担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901.html -
了解详情
要素分类二】量刑要素包括社会危害性要素和人身危险性要素两类。社会危害性要素是指由犯罪的客观危害和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综合体现决定的因素;人身危险性要素是指反映犯罪人再次 聋哑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累犯、自首和立功等。 分则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5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