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诉,只能针对生效的判决、裁定,启动的必然是审判监督程序,这也成为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一个难以解决的障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虽然现行 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死亡赔偿金属于精神损害抚慰金。2002年最高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中明确规定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6.html -
了解详情
经费保障,难免使有的律师缺乏责任心,敷衍了事,影响了办案的质量和效果。(六)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从1994年开始,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 诉讼活动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第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在对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08.html -
了解详情
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这一规定,便是刑事不起诉转自诉制度的基本内容。根据该 ,意味着检察机关的公诉权受到了侵犯。实际上使得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形同虚设,人民检察院不再拥有最终决定权。如果无论检察机关的决定正确与否都可以启动审判程序,推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06.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就全国而言,从1980年到1995年,由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案件占同期法院受理刑事案件总数的50%左右,占律师全部业务的40%,这个比例在 人民法院调取证据或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但根据六部委规定,对于辩护律师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不应当向律师签发准许调查决定书,让律师收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78.html -
了解详情
交流,以便彼此吸取对方立法中先进、有益的东西,同时也便于为大陆改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提供合理的方案。 一、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是 赔偿要求,已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记录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按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受理;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58.html -
了解详情
》1995年1月号。) 三、关于我国证据开示的制度设置 我国新刑诉法就刑事案件中的证据信息沟通分不同的诉讼阶段作了三款规定:其一,侦查阶段, 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其二,起诉阶段,第36条1 款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其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40.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赔偿要求,已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记录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受理;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对双方达成协议并 解释在司法实践中为各地人民法院在处理精神损害赔偿直接参照引用,成为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精神损害赔偿的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我国《民法通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6.html -
了解详情
所必须经过的步骤、顺序和手续的总和,即法官对某一刑事案件作出裁判的全过程。它包括诉讼的提起、受理、开庭、调查、辩论、评议、判决等一系列有着内在联系 个人的同意,方可调查;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调查不仅要经本人同意,还要经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许可。律师申请调查权问题,许多检察机关和法院不予理睬。凡此种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3.html -
了解详情
(4)行为结果不同:前者是公诉机关作出维持或改变原决定的复查决定,后者是审判机关不予受理或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判。其次,以自我救济主体为划分标准,刑事不 规定,被害人不服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的性质便由公诉转化为自诉,这是对传统诉讼理论的重大突破,初步建立了刑事案件自诉权对公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9.html -
了解详情
但绝对数是不应该忽视的。也许有人会说:法律没有规定最低时限,也没有要求必须在受理后1天或2天内起诉啊?检察机关应有充分而足够的办案时间,并根据进展 对案件的了解权、与犯罪嫌疑人的会见权和通信权。《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