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这就是立法和行政权力的原始权利和这两者之所以产生的缘由,政府和社会本身起源也在于此[9]。放弃的目的是出于个人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自由和财产的动机, 的公民宪政,人民不再有权作出判断,来规定应当如何治理那种宪政[13]。 洛克的逻辑很清楚。人民是政府的权力来源,如果政府行使权力违背了人民利益,则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667.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的重点;法定职权与法定职责,则是公法制度结构的核心。责任,是指应负责任的责任,即被判定对自己的行为方式或意外事件有责任或应负责任。另外, 于财政权,其与财产权的均衡保护,关键在于政府应对社会风险的财政责任的边界应当如何划定。 完善的法律制度必须面对两项难题:其一,彼此相互对立的权利难题,或称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42.html -
了解详情
出对国家的请求。积极地位跟消极地位是对应的,简单而言,是这样的:消极地位是指主体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积极地位则是主体积极地寻求某种利益。在个人和 分为狭义的权利和自由这两种,也是够用的。 那么,狭义的权利和自由之间究竟应该如何区别呢?有关这一点,我们前面已有所介绍,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5.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可以有不回答致使自己有罪问题的权利,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过程中是否如实回答在当时只能由侦查人员 之一。[11]因此,为了维护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存在,有必要在此次修改删除应当如实回答的内容。 第三,如何看待坦白从宽入法。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188.html -
了解详情
消灭。比如日本学者山本敬三就指出:在消灭时效的情形,自权利人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权利消灭。因此,债务也从该时刻起消灭,以后的 条规定:法院、仲裁署或公断法庭,不管诉讼时效是否过期,均得受理有关保护遭受侵犯的权利的请求,从而修正了《苏俄民法典》(1922)第44条起诉权,逾法律规定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48.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体范围既保持了法律对不同主体权利的同等对待,又有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在农地征收补偿中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参与协商,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24]并且,《物权法》 。其一,农民腾退宅基地给集体经济组织,似乎是由国家买单,显得关系不清;奖励多少,标准如何确定,其合理性与操作性均阐明不足。其二,若该项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21.html -
了解详情
月第1版,第90页。)按照意思自治的理论,人的意志可以依其自身的法则去创设自己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的意志不仅是权利义务的渊源,而且是其发生的根据。(注 价格进行平等的协商吗?在这里,弱者一方只有作或不作的选择权,而就如何作已经失去了交涉的权利和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契约自由还真的存在吗?古典契约理论所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210.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保护自己的财产免受侵犯,也都有义务克制自己不去伤害他人,除非是行使自卫之正当权利。因而,只要人人都坚持不侵犯他人的基本 遵守法律、法规与社会公德,同时必须以善意的方式行使财产权,不得滥用财产权致他人损害。对于如何保护财产及赔偿对产权的侵犯这个问题,法律经济学主要是根据经济学的外部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111.html -
了解详情
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各种商事行为,从而为自己创设一定的商事权利、设定一定的商事义务,国家对此只能消极地予以确认和保护,而不能积极地予以干涉 ,政府都有义务及时、全面、真实地向社会披露。经济行政机关的职责、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和办事期限如何;每月、每周、每天都干了哪些工作;公费吃喝、坐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108.html -
了解详情
福祉的同时,也使个人信息面临不断被披露的风险,公民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利益遭受侵害。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维护信息所有人的安宁生活和人格尊严,是各国法律面临的问题 。 ③信息所有人进行了不法或严重不当行为,而信息使用者有必要利用信息所有人的信息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在MV.M案中,一女子要求房屋署披露她前夫的住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