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三种即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主义。只有“竭力避免任何意识形态的色彩”,宪法才能获得自主性。因为:(1)意识形态的目标无论是维护现存的制度,或是意图 。(2)构建独立、多元的宪法学理论体系。建立具有独立地位的宪法学是宪法自主性发展的基础。我国传统宪法学多从政治学和法理学(宪法学至今还被当作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0.html -
了解详情
分立与权力制衡为特征的政制方案。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特别是1791年获得批准的“权利法案”,使这套价值体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制 且有效地运转,而不管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吗?”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追问:难道宪法仅仅在于富国强兵或者国家稳定,而不问国家的目的?不过,1949年后的几部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9.html -
了解详情
不那么快地成为“历史”的话,其最佳方式就是尽量地远离“历史”。必须写进宪法的,也要减少对其细节的描述,尽量客观、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在 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993年宪法修正案修改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工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8.html -
了解详情
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1982年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8.html -
了解详情
的决定、命令和规章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和批复等不可以引用。一般认为,中国宪法不能进入法院的具体诉讼主要是基于以上两个司法解释。笔者认为,1955年 的内容比较具体,往往无法为这些新型法律关系的处理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而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概括性,能够适应社会关系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7.html -
了解详情
、农民和知识分子”精神是一致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模式,宪法序言第6段写道,“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中国的实际是 决定和管理全国性的大事。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的权利,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第4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5.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则性、纲领性条款是为了弥补具体法律之不足或漏洞的,甚至“在成文法国家,宪法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弥补一般法律的漏洞,避免出现法律真空”[11].这意味着, 对立法和行为进行合宪性审查,排除违宪的法律、行为。但各宪政国家对宪法效力保障的具体制度、措施并非单一模式,而是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最为典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3.html -
了解详情
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及其下级法院。同时宪法规定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 的确实代表人民意志的机关,这是真正民主制的基本原则。因此,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有选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8.html -
了解详情
。就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而言,国家尚可以借助具体立法以法律手段来实施宪法的规定。但就思想道德建设而言,通过法律手段以立法方式推进则显得苍白 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程序由法律规定。”《宪法》第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5.html -
了解详情
成分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通过完成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五四宪法规定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1《人民日报》社论:《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地展开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发表于1954年6月16日。2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