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韦伯著,张乃根译:《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275页。)。随着传统法律形式的解体,罗马法复兴运动使罗马法成为解放了的市民 李清伟、侯健、郑云瑞译:《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法律思想上的所谓后现代性,是指学者以现代之后的姿态来反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40.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犯罪行为的杀人行为,而非一切杀人行为。如正当防卫中的杀人,不仅不是法律禁止的,反而是法律所鼓励的行为。死刑尽管从表面看,也是一种杀人,但并非 给予相应轻重的自由刑而非死刑,也并不是有失正义的裁判。当然,人们对正义理解的不断发展变化也与人类随着人道主义观念的渐入人心而日益宽容有关。 三、生命至上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54.html -
了解详情
充分地认识到民众作为主体的价值与意义及其人格尊严的权利,体现了其思想中的人民性因素和人伦精神。亲亲相隐是法律在人情面前,在伦理面前 出版社, 2001.218. {3}范忠信.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J].中国社会科学,1997,(3). {4}[古希腊]柏拉图.郭斌和,等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8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问题所必要的法律分析和法律议论能力等对于这一尝试,具有百年以上经历的英美的经验和智慧无疑是支持我们的方向性的东西。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正义论的研究 《改订法哲学概论》中指出:作为正义的理论萌芽于有无正义的客观标准这一疑问为中心的思想,围绕这一问题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对立,是从古希腊开始到今天仍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876.html -
了解详情
的儒家思想非常推崇礼。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礼实为道德原则的法律化,也就是说心与行在这部分礼中实现了统一。[4] 礼之于中国法律的意义,可比之神之于教会 传统法律文化的巨大差异。首先,西方法律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哲学基础上的,是以自然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由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组成的三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062.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不同的看法。笔者在《调整论》一书中曾对理性生态人的特点作过初步介绍,并认为,当代环境资源法中的法律关系主体或行为主体是生态社会国家、生态城市、 符合永恒的美德、善和正义就具有正当性(或合法性),采用的是抽象的伦理价值理念即伦理标准。两千多年以来,自然法这一观念一直在思想与历史上,扮演着一个突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888.html -
了解详情
停留在大量的法律制定,而是通过法律的制定凸现法治的终极目标。”[11] (二)依法治国,培育法律至上的信仰,树立法律的至上权威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 期。 [⑤] 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⑥] 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406.html -
了解详情
,强调法律的社会目的和社会效果,反对过分注重法律的逻辑。卡多佐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关于裁判方法的论述中。他认为,裁判方法有四种,即逻辑推理、习惯方法 被忽略的因素,纠正不确定性,并通过自由决定的方法科学的自由寻找使审判结果与正义相互和谐。对于不同法律领域中的法律解释问题,卡多佐认为:首先,在宪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15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问题所必要的法律分析和法律议论能力等对于这一尝试,具有百年以上经历的英美的经验和智慧无疑是支持我们的方向性的东西。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正义论的研究 《改订法哲学概论》中指出:作为正义的理论萌芽于有无正义的客观标准这一疑问为中心的思想,围绕这一问题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对立,是从古希腊开始到今天仍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599.html -
了解详情
的资料或材料,弥补实在法规则和原则之不足。但它们只能在实现个案正义中发生影响力;非实定的法律原则若要发生普遍效力,则必须通过国家正式 Begriff des Rechtsprinzips, S.79.转引自颜厥安:《法与道德由一个法哲学的核心问题检讨德国战后法思想的发展》,载《政大法学评论》(台湾地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