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公安机关能够找到抛掷者,那么,受害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伤残等级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或是侵权责任诉讼来获得赔偿;抛掷行为人根据责任自负原则对自己的抛掷行为 契机。 注释: [1]王利明:共同危险行为若干问题研究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法学杂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32.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第120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解答》及《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但是对于精神损害 7]江梦榕:《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的有关问题的探讨》,第4页 [8]王伯庭 陈伯诚 王辉:《民商事重点难点问题解析与适用》,第341-351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37.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分居期间的个人所得的财产的归属没有规定,但1993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4项规定,夫妻分居期间所得 ,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约定,违约后应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等民事行为规范的要求,其有效成立的条件包括(1)约定的主体必须是夫妻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120.html -
了解详情
》)等广义上的消费者保护法也多见给经营者课加特殊法定义务的条款。本文欲解析的是一道消费者保护法的最基本命题:经营者义务为经营者对谁负担的义务?梳理 的,一般应当承担侵权责任。[3]侵权责任作为民事责任当然只能对消费者个体承担。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71.html -
了解详情
团体人格,这也是承认单位意志的逻辑使然。 3.单位适用自首功利动因之解析。自首制度功利动因之一,直接表现在节约司法成本,最大化实现司法的社会经济效益 ,如何具体区分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金融犯罪座谈会纪要》)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40.html -
了解详情
团体人格,这也是承认单位意志的逻辑使然。 3.单位适用自首功利动因之解析。自首制度功利动因之一,直接表现在节约司法成本,最大化实现司法的社会经济效益 ,如何具体区分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金融犯罪座谈会纪要》)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64.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在我国某些地区,地方法院依法试行庭外和解制度,允许刑事自诉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是否以法官庭前调解、特邀调解员调解或 和解从宽处罚加害人,当然这种从宽处罚的范围应严格限制。这也与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第18条之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2.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在裁判文书中引用合法有效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更明确要求了 。 对于司法机关来说,这两种评价的区分其实是司空见惯的:当司法机关审查民事合同的有效性时,是在运用合同法来评价当事人订立合同的行为;而一旦司法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783.html -
了解详情
在人民法院规定的期间内,陈某仍不能提交相关证据,人民法院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 。因此,从审判实践的结果看,离婚损害赔偿案件真正得以切实履行的比率很小。 二、离婚损害赔偿中举证责任问题解析 离婚损害赔偿中举证责任问题的解决是保护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69.html -
了解详情
的所有发生原因;第二,很少有国家将不可抗力作为合同解除条件加以规定,通常其是作为民事责任的免责条款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或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而情事变更是 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如2003年3月24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的规定为一年) 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1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