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将责任的承担扩充至有关联的犯罪案件中,不仅提高了诉讼效率,而且使民事原告人从中获益;(4)有利于法院正确司法,避免作出相互矛盾的结论。[9] 实际上,民事 被害人的权利仍旧得不到救济。虽然法律赋予被害人在法院一审裁判后有请求检察机关抗诉的权利,但这是审判后对被害人的权利救济,对于不能通过审判程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43.html -
了解详情
人均有权提起作为第三审的法律审。按照民事诉讼处分原则,法律审程序既不能由法院依职权启动,也不能通过检察院提起抗诉启动。 2.法律审的客体。法院裁决 如果在上诉时上诉状中没有载明上诉理由的,要求上诉人在一定的期间内补充上诉理由书。而第二审上诉并不需要在上诉状中指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的具体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8.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但是,也不排除法院依职权向诉讼当事人收集证据,如要求当事人提供其占有的书证或是对当事人进行询问。此外,依职权决定鉴定、勘验,也是法院依职权收集 ,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作为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和检察机关抗诉的事由。而法院依职权收集证据,从民事诉讼法本身的规定看,是授权法院在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时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6.html -
了解详情
时,须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诉,请于再审。随着原苏联诉讼制度的引进,原苏联的诉讼理论亦随之被介绍到我国。50年代中后期一批原苏联法学家的民事诉讼法学著作和民事诉讼 著名民事诉讼法学家顾尔维奇的名著《诉权》一书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影响最大,可以说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对诉权的研究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准与顾尔维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61.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效率可想而知。 四是再审制度对民事执行的影响。根据法律规定,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情形下,可以通过检察院抗诉、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依职权等 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的处罚。 [10]参见江伟在张启楣主编的《执行改革理论与实证》一书所作的序,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1.html -
了解详情
投资者或代理人有证据证明已要求起诉、上诉、附带诉讼、申诉或抗诉等的;发现行政处罚决定书存在瑕疵、民事诉讼案件被法院驳回的或行政处罚决定书需撤销后重新处罚 或台湾当地公证处公证。 第六十三条 律师代理投资者证券市场民事赔偿案件时,应要求投资者签收《风险提示书》,提示存在下列诉讼风险与诉讼成本:(一)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210.html -
了解详情
个基本特征。这三个特征也被规定为审判人员采信证据的具体要求。民事诉讼证据主要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等七 司法解释仅对法院有效,对仲裁机构却无约束力,对进行民商事抗诉的检察机关也无约束力。二是民事证据规范涉及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如证人等)基本的程序性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58.html -
了解详情
如刘家琛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一书中,提出在侦查或审查起诉阶段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可以参照审判阶段诉讼保全的 ,并且由审理该犯罪案件的审判组织审理。裁判后,允许申请人提出上诉或检察院抗诉。补偿金应主要由国库负担,(12)同时也可设立慈善基金来扩大资金来源。补偿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94.html -
了解详情
公益诉讼起源于罗马法,是相对私益诉讼而言的。周楠先生在《罗马法原理》一书中提到:公益诉讼乃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凡市民皆可 上诉,超过法定期限的,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检察机关也可以依法提出抗诉;3、在法院对公民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不予受理又不说明理由时,可由检察机关先建议立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73.html -
了解详情
须向最 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诉,请于再审。随着原苏联诉讼制度的引进,原苏联的诉讼理论亦随之被介绍到我国。 50年代中后期一批原苏联法学家的民事诉讼法学著作和民事 著名民事诉讼法学家顾尔维奇的名著——《诉权》一书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 影响最大,可以说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对诉权的研究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准与顾尔维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