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选定法官的案件仅仅限于民事案件,在程序上仅仅限于第一审程序。具体是指,可以合意选定法官审判的案件,以地方法院之小额诉讼程序、简易诉讼程序 ,达到合理分配司法资源之目的,对于合意选定法官审判的案件之第一审裁判,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不得向第二审法院提起上诉或抗告。但依各该事件所适用的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810.html -
了解详情
的启动、终结及审理对象的确定;(2)有关审理对象的基础诉讼资料以及证据的收集;(3)程序的进行。关于第二点,他认为如果以当事人为主导,当事人就有责任收集 证据,但在审前准备程序中并没有相应的程序予以配合,当事人的调查取证权实际上还是一种游离于诉讼程序之外的抽象性权利。[28]这就使民事诉讼实践中出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6.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范围的表达,对这一层内容当事人是否享有处分权呢?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中无法直接找到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在第二审程序中,当事人对其上诉请求具有处分权,法院只对当事人上诉请求的内容进行审查,判断其妥当性。第三,当事人可以在诉讼中变更诉讼请求,追加诉讼请求或放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46.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生效后的两年内提出。不符合形式要件和时间要求的申请再审,不能进入再审程序,只能按照申诉信访处理。 (二)明确和细化申请再审的事由 明确再审事由是完善申请再审 特殊救济程序,它不同于第一审和第二审程序,启动再审程序的条件要从严;否则,对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冲击过大,会损害民事诉讼程序的安定和秩序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5.html -
了解详情
民诉法规定则可缺席判决,上述疑难问题则迎刃而解。 (二)审级上的混乱与冲突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目标有很大的不同,故在立法意图、诉讼原则、 是否正确,所以刑、民一并审理有利于及时有效地纠正刑、民二部分裁判上的错误。第二种观点认为,只对刑事部分上诉,就只应对刑事部分审理,维持原判的民事部分不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41.html -
了解详情
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士的质疑,第二审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在实践中的名存实亡,也促使人们思考这些程序的性质和存在的价值等问题。笔者认为,与刑事诉讼的其他程序和 从1998年开始,实施了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对于全部上诉案件,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一律以开庭的方式进行审理。也就是说,至少在那些由该院受理的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13.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的争点就无法确定,原告不了解被告的主张,就无法提供抗辩证据;第二,如果不采用答辩失权,当事人随时可以提出答辩意见,原告又可能针对被告的主张 ,这样可以避免先入为主,避免开庭审理走过场。凡是在一审庭前程序后提出的证据,必须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规定的新证据方可采用,但如对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77.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2款规定,证据交换一般不超过两次。这就意味着,通过第一次交换证据和第二次交换证据,双方当人都可能对双方争执的焦点问题产生与当初不同的理解与把握 ,但是一些内容基于审判方式改革的考虑而片面侧重于在程序上设计一些权宜之计,未能从民事诉讼总体架构的墓础性角度来审懊地创设相应的证据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77.html -
了解详情
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这个 民事诉讼原理和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9页;谭兵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46页;等等。 [2]虞政平:《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91.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的公正,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得以纠正,而设置的一种不同于普通审理程序?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等?的特别审理程序。它不具有审级的 未在有效期限内交阅的文件、字据,法官得排除辩论。与德国不同的是,根据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第563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上诉期间,为证明其向一审法院提出的诉讼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