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公民,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主、法治教育。九十年代,中国公民权利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的大为增强,虽然不能完全归功于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 民告官”仍还只是告官员个人)。1982年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1.html -
了解详情
“关键词”,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必须通过变法的路径与WTO的规则及中国对外承诺保持一致[14].由此,我国公法的变迁应朝向“开放、创新”模式发展。它 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⑤]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二届“公共政策与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4.html -
了解详情
深入了社会生活。王海此次从私权维护转入主张个人的宪法权利,此种行动的公民勇气与责任感令人赞佩。竞选人大代表,乃是为选民负责,人大代表实为政治家的角色。政治家 预演,这不啻于是冬季的春雷。为此,我们也应当感谢这些参选的公民,是他们可以让我们稍微乐观地期待:中国公民社会的初步发育、权利观念的普及,使中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91.html -
了解详情
新宪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1—22页。加强法制,意味着中国宪法在经历了1975年和1978年的曲折后开始从“革命宪法”向“改革宪法”转变 出版社,2001年修订版)第169—170页。大约10年前,一群学友和我从事的关于中国公民权利的研究取名为“走向权利的时代”(参见《走向权利的时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94.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律是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资产阶级的人权也必然让位给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些论述的最后结论当然是资产阶级人权的真实性不如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的 第3版)谈的是美国的人权问题。29转引自冯林主编:《中国公民人权读本》,1998年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第485页。30参见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60.html -
了解详情
的范围,扩大国家废除‘私人’合同的权力,……而是把我们的革命法律意识运用到‘公民法律关系’上去”,否定了公法和私法划分的前提与标准。所以苏联长期以来排斥公法 对起草的法案的意见。随着“电子民主”时代的到来,“电子立法”将广泛运用,中国公民将通过电子信箱、电话、电视等电信技术和手段直接参加立法起草,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16.html -
了解详情
也就更大,这对选民的素质要求会更高。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待中国公民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后方可实行这一制度。目前乃至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只能 年,中共中央专门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1996年,中国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提出,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21.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宪法如何规定解决阶级斗争的“程序”?“公民权利”是否只能限于宪法而且限于1978年宪法?这类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74-78页)。 [47] 大约10年前,一群学友和我从事的一项关于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的研究曾取名为“走向权利的时代”(参见《走向权利的时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4.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与经济学者贺卫方、盛洪、沈岿、萧瀚、何海波同样以中国公民的名义,再次联合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实施 集中对基本权利保障开展讨论。2003年3月15日,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与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北京市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联合举办了“教育权的法律保护”学术研讨会。会议集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4.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从文义上看,外国人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显然不是中国公民。在从宪法文义无法得出包括外国人,可实践中我国确实向外国人开征了相应的 、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95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