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制民警、[9]属于工人编制的乡镇工商所所长、[10]企事业单位公安机构工作人员、[11]狱医[12]等主体认定问题一系列的司法解释中均指出, 2款的规定就显得多余,也势必造成逻辑上的混乱。所以,这类人员不属于受贿罪的主体范围。[27] 法律拟制说的上述所谓理由,根本就不足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124.html -
了解详情
,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以及,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违反 制度。而受贿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以及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2、犯罪主体不同。本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601.html -
了解详情
人事和劳动管理部门聘用,并由国家提供全部经营或者活动费用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不能根据现在的一些通俗说法,把国有股份占主要成分或者国家提供 ,一旦落选或者退休后,不享受国家工作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其身份还是群众。既然他们不享受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当然也不应承担国家工作人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68.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承包人根据合同取得经营权以后,实际上也就是具有受发包方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他有义务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如果利用职务之便,以各种手段占有国有 ,一旦落选或者退休后,不享受国家工作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其身份还是群众。既然他们不享受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当然也不应承担国家工作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56.html -
了解详情
本文的主题,否定论几成通说,它至少在形式上是有法律依据的。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 是针对普通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其中刑罚中包含罚金刑。那么是否意味着对单位判处罚金后,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除自由刑以外,仍按普通自然人犯罪那样处以罚金刑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42.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名义作出的行为能够使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相信其行为是体现单位意志的单位行为。第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由于其与法定代表人不同,对外不能 所实施的罪行外,还必须交代所有一切相关参与人的所有罪行,否则不能认定为单位自首。[11]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交待全部犯罪事实的理论是不切实际的,由于犯罪人作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44.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公司、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组织,利用单位的名义,打着为集体和单位谋利的幌子,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公然进行走私、 处罚,变相逃避了刑罚的制裁,放纵了犯罪。 (二)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认定 单位是一个社会组织,它虽不像自然人那样用大脑思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793.html -
了解详情
人事和劳动管理部门聘用,并由国家提供全部经营或者活动费用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不能根据现在的一些通俗说法,把国有股份占主要成分或者国家提供 ,一旦落选或者退休后,不享受国家工作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其身份还是群众。既然他们不享受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当然也不应承担国家工作人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85.html -
了解详情
担任经理。可见,委派采取何种形式并不重要,认定委派人员关键是要考察其是否具有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务的本质特征。 苗:那么,被委派人 ,张某的主体身份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他是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他又是国有公司委派到股份有限公司行使管理职权的人,具有国有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11.html -
了解详情
侵占单位财物的犯罪,往往其手段都伴随伪造金融票证,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公文、证件或印章等多种犯罪。对这些行为或综合评判、或按牵连犯罪从一重罪处 按照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分别认定各自的罪责。一般说来,对外部人员可依法认定诈骗等有关的财产犯罪;对单位人员可据实认定挪用资金罪,或者违法发放贷款等相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