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困难和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审判监督制度的纠错功能的充分发挥。一、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及其弊病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即提起再审的途径) 。(7)以证人,鉴定人,翻译或经宣誓的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的虚伪陈述作为判决的证据时。(8)作为判决基础的民事或刑事判决以及其他裁判或行政处分,根据其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2.html -
了解详情
有错必纠,原则与生效裁判稳定之间的冲突,以及审判监督权的扩张与当事人诉讼、处分权行使之间的冲突,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应取消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完善 意志,但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其解决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有我决定的权利。应当尊重当事人对再审程序的选择权,这样才能在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01.html -
了解详情
定性和程序公正原则,放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思想;确立再审上诉制度。 一、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1、审判监督程序是指判决确定后,因有法定事由而提出重新 虽然是公权性救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意志,但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其解决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有自我决定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92.html -
了解详情
庭审,没有进行证据调查,尤其是没有对案件全面认识的情况下,就没有资格对案件进行干涉;通常只能在有检察院参与的刑事案件中起到作用。虽然这种观点有些偏激,但真正 申诉的问题减少,在经济上讲并不合算。 (五)确立对审判监督案件新的审判制度 在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问题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再审案件越深越多大多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审判监督程序有了很大的变化。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应取消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完善检察院抗诉再审, ,但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其解决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有我决定的权利。应当尊重当事人对再审程序的选择权,这样才能在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8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审判监督程序有了很大的变化。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应取消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完善检察院抗诉再审, ,但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其解决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有我决定的权利。应当尊重当事人对再审程序的选择权,这样才能在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54.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案件的必经审级,它是审判工作中一项重要的补救制度,是最终的司法救济。但由于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欠缺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影响 八十四条应进行修改,不能笼统的规定原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一审的,适用一审的程序,应有所限制。2、在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中需增加有关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61.html -
了解详情
反映得尤为明显。因此,对现行民事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的理论进行分析,对民事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的进一步完善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拟就民事案件 之外,还肩负者刑事案件审查批捕、提起公诉的重任,本身已是不堪重荷,又要在立法上规定其对于所有符合条件的民事案件,“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49.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审判业务部门再审案件的审理始终是审判监督庭的中心工作,是审判监督庭的第一要务。审判监督庭负责审理各类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的申诉、申请再审案件。通过 的裁判,使再审成为宣传法制、纠正错误、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要真正发挥审判监督程序的纠错、补救作用,再审案件的裁判质量不仅要高,而且要精。首先,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28.html -
了解详情
有权向法院建议更换承办人,或者向国家权力机关建议罢免法官职务。四是强化监督效力。就抗诉而言,可考虑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最终评审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是《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确认的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对刑事审判监督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实践证明,随意启动再审程序势必会带来法律关系、社会关系乃至生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