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进步,但该法条有条件限制,即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学会”。试想,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地要求和医方一起“共同”鉴定?在没有中立的 如上所述,在长期的职权主义下,需要鉴定的通常还是由法官指定鉴定机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虽然规定了可以由双方共同委托却又不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613.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提供不完全的鉴定材料或者是破坏、隐匿医疗鉴定的相关材料,必然导致相对方承担无法鉴定的败诉后果,因为作为 自然 人个人 专门组织。因此,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合法性。即其依据国家有关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规定,依法成立。(2)专业性及权威性。鉴定委由具有专门知识和专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298.html -
了解详情
医疗纠纷案件中实施了二元化的赔偿责任制度,即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的医疗事故赔偿责任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再次鉴定工作。医学会建立专家库,专家库应当依据学科专业组名录设置学科专业组。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则由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完成。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022.html -
了解详情
的尺度,尚难为刑事司法所采用。如前所述,在医疗领域认定医疗损害后果的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两个标准中, 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2002年6月11日请示的意见。 [12]参见臧冬斌:《医疗犯罪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页。 [13]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063.html -
了解详情
国务院2002年4月14日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医疗事故概念作了重新界定,即《条例》第二条之规定:“本条例所称 医学技术条件下患者发生无法预料或者根本就无法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医生为患者处理病情时由于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患者不良后果的。 五、因地震等不可抗力造成患者不良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600.html -
了解详情
的从事医务职业的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防疫人员、药剂人员、医疗管理人员、麻醉人员等直接从事诊疗工作的人员较为合适。换言之,不直接从事诊疗 后果。[12](P280)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条规定的四个级别的医疗事故来认定。[13](P656)2002年4月4日国务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32.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立法经历了一个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确立的一次性补偿原则。1987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专门的医疗 为经济补偿责任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民事赔偿责任,是和我国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医疗保健制度的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福利性质的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03.html -
了解详情
事故;赔偿标准;关键一步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一、突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标准的典型案例 据悉,北京市丰台区法院于2008年1月29日对 的,可以适用《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适当提高赔偿数额。确定一般医疗损害赔偿标准,应适用《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标准。这个试行意见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47.html -
了解详情
通则》明文规定,公民的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受到法律保护,不受任何非法侵害。医疗行为造成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损害,违反了国家法律,具有违法性。 在司法实践中, 行为篇》法律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208-209页。 唐德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理解与适用》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50-51页,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17.html -
了解详情
有一定进步,但该法条有条件限制,即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学会。试想,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地要求和医方一起共同鉴定?在没有中立的权威 。如上所述,在长期的职权主义下,需要鉴定的通常还是由法官指定鉴定机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虽然规定了可以由双方共同委托却又不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在专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