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就是由受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而支持的。案件情况详见2007年11月27日人民法院报第4看版。 ④黄日森同志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如何获得精神损害方面 并成功获得了法院的支持案例。内容详见黄日森同志著《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如何获得精神损害方面的赔偿》中国法院网2008年1月10日发布。 ⑤最高人民法院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69.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没有直接赋予被害人就刑事精神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但这种理解没有更多地从如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来解读法条,而是更多的 但受害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赔偿,不得已放弃了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而只提起民事诉讼,从某种角度讲,就放纵了犯罪,违背了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刑相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58.html -
了解详情
时,也没有追缴1000元,而受害者不向公安局反映此案处理不当之处,而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权。 案例2:一劳务诈骗案中受害人因未能拿回全部的劳务定金,在 这个确定的数额即是受害人的损失数额,在审判前,受害人的诉讼请求如何固定,给受害人即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造成了困惑,一旦刑事案件认定的数额确定下来,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04.html -
了解详情
下,查清事实,分清是非,依法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但由于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当事人某项权利的取得或行使必须得到行政机关 迎刃而解。 但能否中止行政诉讼,让当事人打民事官司呢?如何解决该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向当事人行使释明权,阐明提起民事诉讼的重要性和意义,若该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2.html -
了解详情
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笔者结合司法实践,就如何确定共同犯罪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主体试提出以下看法,以供同仁在审判时参考。 一、共同犯罪的 责任的希望也会破灭。 当前,有人建议应建立被害人对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法院缺席判决的制度。笔者认为,上述建议,从及时保护被害人这一弱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22.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者,负罪潜逃者,已残废者,如何处理在认识上一直存在分歧。理论上讲应与刑事附带民事被告人一起列入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民事被告。但最高人民法院已有明确 调解的赔偿数额应扣除刑事判决的赔偿数额。 依上述构想,赋予受害人以单独随时提起民事诉讼和申请刑事迳行判决两种方式的选择权。刑事迳行判决方式就是刑事法庭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17.html -
了解详情
与民事争议交织在一起的情况。理所当然地,如何解决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交织问题的时代课题就应运而生。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建立,无疑为这一课题的解决提供 的时效,超过《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时效的,只能另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如果要使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成立,除了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满足:1、行政诉讼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01.html -
了解详情
,结合自己在审判实践中的经验,浅析一下如何完善我国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诉讼程序效益原则的要求。司法实践中出现 诉讼已经超过行政诉讼法上所规定的诉讼期限,则民事争议当事人只能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不能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四)上诉。一审判决作出后,当事人对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7.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者,负罪潜逃者,已残废者,如何处理在认识上一直存在分歧。理论上讲应与刑事附带民事被告人一起列入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民事被告。但最高人民法院已有明确 调解的赔偿数额应扣除刑事判决的赔偿数额。 依上述构想,赋予受害人以单独随时提起民事诉讼和申请刑事迳行判决两种方式的选择权。刑事迳行判决方式就是刑事法庭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9.html -
了解详情
开庭, 只能暂时搁置。为应对这种情况, 我认为在受害人掌握足够证据时, 可以允许受害人先行提起民事诉讼, 使受害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人也逐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2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