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刘得宽先生认为:以追及性作为担保物权物权性之根据,亦非妥当。留置权与质权因欠缺此追及性,故亦不得以追及性之有无作为断定担保物权物权性的 指抵押权对于抵押物价值的支配权,其所支配的对象不是抵押物的实体,而是其价值。价值权性质是抵押权与用益物权的根本区别,用益物权藉其存在而获取利益,而抵押权则藉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973.html -
了解详情
台湾学者刘得宽先生认为:以追及性作为担保物权物权性之根据,亦非妥当。留置权与质权因欠缺此追及性,故亦不得以追及性之有无作为断定担保物权物权性的 指抵押权对于抵押物价值的支配权,其所支配的对象不是抵押物的实体,而是其价值。价值权性质是抵押权与用益物权的根本区别,用益物权藉其存在而获取利益,而抵押权则藉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31.html -
了解详情
,可有不同角度的表达。除了就抵押物与被担保债权之间的关系立论的行文外,还可以就抵押权与被担保债权之间的关系立论,抵押权的不可分性因之而表述为 条)。在这种背景下,具有“根据性质区分的不动产”和“根据用途区分的不动产”的严格区别的理论,从物属于“根据用途区分的不动产”范畴,被包含在“对不动产的所有改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0.html -
了解详情
益物权。凡此种种,均未以他物权的体系予以规范。4.将抵押权与质权合二为一统称为抵押权实属失当。抵押权与质权,历来是两个不同的担保物权种类,其适用对象、行使方式 处分权,企业财产权含有处分权[(1)i]。笔者认为,尽管二者之间存在着种种区别,国有企业财产权的用益权性质却是无法否认的。这种新型的用益权,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60.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以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其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 ,就专利权质权而言,其公示方法仍为登记,在质权人并无实施权时,设立质权和设立抵押权没有什么区别,[23]所以,从功能的角度来看,毋宁说它们近似于抵押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14.html -
了解详情
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应收账款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应收账款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 ,无须事先与出质人达成一致协议,但变卖应当参照市场价格。抵押权人无须通过诉讼事件来实现抵押权,而是直接申请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优先受偿,能够有效降低实现担保物权的成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56.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础上,从而应当保护债务人不因债权转让于他人而蒙受不测的损害。基于上述认识与质权设定的目的,本文认为,在一般债权设质时,将对第三债务人的通知作为 充分,债务人得声明异议。日本民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该法第394条第1项对抵押权设有规定,唯就未能以抵押不动产代价受清偿的债权部分,得以其他财产受偿。学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16.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不动产收费权可认定为不动产权利,从而适用传统民法上的“权利抵押” 制度,与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无异;第二,以不动产收费权设定担保时,并不转移不动产的占有; 的担保物权,而动产质押需要转移占有,亦即是否须移转占有为质权与抵押权的根本区别。但为何“是否转移占有”这一特征在确定担保形式中起到如此重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96.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75页。)基于上述认识与质权设定的目的,本文认为,在一般债权设质时,将对第三债务人的通知作为 为充分, 债务人得声明异议。日本民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该法第394条第1项对抵押权设有规定,唯就未能以抵押不动产代价受清偿的债权部分,得以其他财产受偿。学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67.html -
了解详情
,对质权的竞存问题,不能一概地肯定或否定,而应区别情况,分别对待。(一)动产质权竞存的理论与立法规定之检讨同一动产之上,能否设定两个以上的质权并发生 。3.同时押、质的情形。这种情形,显属罕见,但并非不可能发生。此情形下抵押权与质权的效力关系应如何处理,概可能有多种观点和方案,但依物权法理,当认为两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