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的规定不同,我国《民法通则》先从正面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又从反面规定哪些民事行为无效和得撤销。《德国民法第一草案》曾对证明责任的 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页294。 [4]《德国民法典》第一次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法律行为这一概念,在第三章中专门对此作出规定。后来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4837.html -
了解详情
但没有设置一个周边严密的不可逾越的鸟笼式的空间。这对于保障人的自由和实现私法自治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以合法性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所体现 我国《民法通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规定,所体现的就是这种法律理念。依据这种法律理念,民法评判行为人的行为的标准是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57.html -
了解详情
非营利团体中,成员权利是按照权利主体作为标准而形成的,不以权利内容作为权利分类的依据。另一方面,成员权利的实现方式不同。在非营利团体中,一般采用人数上的 上的特有概念,在传统私法上没有对应的概念。在公司法领域中,有学者认为公司决议属于多方法律行为,应由法律行为制度加以规范。这种观点有失妥当。公司决议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33.html -
了解详情
非营利团体中,成员权利是按照权利主体作为标准而形成的,不以权利内容作为权利分类的依据。另一方面,成员权利的实现方式不同。在非营利团体中,一般采用人数上的 上的特有概念,在传统私法上没有对应的概念。在公司法领域中,有学者认为公司决议属于多方法律行为,应由法律行为制度加以规范。这种观点有失妥当。公司决议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32.html -
了解详情
的相互区别,在各专门运输法中得到具体的表现。 4、划分结果和意义 在立法和实践中,上述三种分类均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交叉、同时发生作用的。作用 概括。 传统民法依据当事人地位、合同行为、合意的目的和结果等,认为合同的法律特征,一是当事人之间自愿协商所达成的协议,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二是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8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行为的规定不同,我国《民法通则》先从正面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又从反面规定哪些民事行为无效和得撤销。《德国民法第一草案》曾对证明责任的分配 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页294。[4]《德国民法典》第一次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法律行为这一概念,在第三章中专门对此作出规定。后来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1.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变得狭隘、僵化,缺乏发展性,并失去了其独立性。(2)混淆了民事法律关系和商事法律关系的各自的生活本质内涵。(3)商业审判实践缺乏明确的理论、 移动为分类标准而将物分为动产和不动产,[25]对维护传统民法对物的分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物权法》关于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的规则,对商法同样适用,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833.html -
了解详情
而它之所以被假定有效力,因为没有这一假定,人们的任何行为都不能被解释为法律行为,尤其是创立规范的行为。 [5] 总之,关于狭义上宪法与狭义上法律之间 不考虑宪法上的依据,那么,这样的立法依据架空了宪法。 关于习惯对法律的影响,通常会表现在民事立法领域或者程序立法领域等方面。一些地方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63.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设置一个周边严密的不可逾越的“鸟笼”式的空间。这对于保障人的自由和实现私法自治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以“合法性”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所 我国《民法通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规定,所体现的就是这种法律理念。依据这种法律理念,民法评判行为人的行为的标准是“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只有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53.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于不同的税权,也可能产生新的税权,因此,作为税法直接的规范对象,税收行为有无税权上的依据,会直接影响到其有效性、合法性等。可以说,税 改变民法学上对“法律行为”的狭义理解。这对于提炼“税收行为”的范畴,有直接的借鉴意义。[5]学界一般都会承认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只是对于其位阶和层级可能有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