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对于被告人,辩护人应尽可能让其理解自己只能在法律以及职业伦理的框架内进行辩护,必须尽力维持双方的信赖关系。[29]德国学者认为:辩护人必须得到当事人的 的不合理要求,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律师违反职业规则行为的发生,而且能够促使其养成较好的职业伦理。正是律师独立于当事人,其才能与法官、检察官一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918.html -
了解详情
院庭长批案亦复如此。此外,目前推行的法官等级制度也过于细琐,强化的是法官之间的等级差异,不利于法官独立意识的养成。要在法官中形成追求公正司法的风气 ,司法伦理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事项是要有一个有效的执行机制。我们现在一方面是一些违反职业伦理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另一方面,法官又动辄得咎,经常受到不正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9.html -
了解详情
”应是法律从业者细予领会的法律理性的重要内涵,而“规则意识”则为法律从业者“起步伊始”所当养成的职业伦理。 法律从业者作为人世生活的一分子,由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与此相应,自规则意识而世俗信仰,同样是一个法律从业者的职业伦理的渐次递升的实践理性位阶。凡此构成了法律与道德、宗教既相区别,又血脉联通的人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2.html -
了解详情
培养,之后再交由社会和他自己去选择成才的模式。从世界各国法律人的成长规律来看,只有踏实地掌握法律职业技能与职业伦理的人,才有可能成长为杰出的法律人 教育在加强素质训练方面有更大的空间,包括博雅的人文精神的熏陶;社会科学基本能力的培养;法科职业伦理素质的养成;法律职业技能方法的训练,等等。当然,法学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93.html -
了解详情
性和法律程序等外部特性固然重要,但一旦司法裁判者法官缺乏必要的法律训练、不具备足够的法律理性和职业伦理,那司法就徒有其外表和形式,其精神内核则付之 头脑。而这种思维习惯,正是人民为使自己自由而要养成的习惯;(2)陪审制教导所有的阶级要尊重判决的事实,养成权利观念;(3)陪审制教导人们要做事公道。每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12.html -
了解详情
了!我们的法科学生在法学院学习阶段没有养成守规矩的习惯和公益之心,其中一些人在毕业后从事法官和检察官等法律职业之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版,第11页。 [8]陈长文、罗智强著:《法律人,你为什么不争气?法律伦理与理想的重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自序。 [9]参见侯欣一:《当代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34.html -
了解详情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资格为我们的法律解释和司法判决结论贴上合法的标签,合法性的前见才会真正养成,诠释法律的法治理想才不会走向虚无化。 二、 补充法律的漏洞,表明价值理性由幕后走到了台前,政治道德、社会伦理再度成为司法判决的合法性所赖以实现的价值手段。因为在哈贝马斯看来,合法性问题是一个典型的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54.html -
了解详情
移植研究》,载《法律科学》1994年第6期;等等。 [75]参见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4期;强世功:《法律共同体宣言》,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3期;贺卫方、魏甫华:《改造权力:法律职业阶层在中国的兴起》,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6期;孙笑侠等:《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00.html -
了解详情
准则。即便到了现代社会,要求官吏必须保持“清”,仍然是一个职业伦理与政治法律的重要问题。 稍可注意的是,真正成为传统中国官方和民间品评官吏职业道德标准之一的所谓“清官 职”这一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提出的职业伦理的要求;从而“王法”意涵的正义的理想,也就不可能仅仅靠他们来实现。作为民众信仰的包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98.html -
了解详情
调整的范围;有些行为虽然涉及人际关系,但依当时的法律和文化的一般见解,对之不宜调整,或应当由其他社会规范(如伦理、道德、礼仪)来调整,如打招呼、告别、 衡量。这也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官从优秀的律师或其他法律职业中遴选的原因。从法律解释学的研究中,司法经验养成的重要性亦可略见一斑。因此,在强调法官理论学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