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 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 式二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 第一百四十一条 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的时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725.html -
了解详情
审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通过阅卷,讯问上诉人及原审被告人,调取有关证据,听取辩护人意见,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但是,上诉人李俊岩的辩护人仍然 和二审法院的三次裁定书,发现法院对于辩护方反复提及的刑讯逼供问题,在每一份判决书中都没有任何记载。 [26]有关这一案件的具体情况,读者可参见文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6.html -
了解详情
取证。《民事证据规定》第15条和第17条完成了法院调查收集证据范围的内部再分配,将依职权调取的范围限定于涉及公益的事项和程序事项,而把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 ,而主要由法官对各种证据的调查、庭审活动的开展所直接形成的一种心证,当这种心证在内心深处达到相当高度时,便促使法官对某一案件事实的认定[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50.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应当经县级 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被调取单位、个人 应当在通知书上盖章或者签名,拒绝盖章或者签名的,公安机关应当注明 。 公安 保管,不得转移、变卖、毁损,由侦查人员、见证人 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物品、文件持有人,另一份连同照片或 者录像带附卷备查。 第二百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519.html -
了解详情
后者规定了公安司法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具体到每一种证据的收集,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通过各种 34条将辩护律师的阅卷范围从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扩大到了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文书及案卷材料,就审判阶段的阅卷而言,辩护律师自案件被法院受理之日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12.html -
了解详情
依职权调查取证的具体情形,但由于这些需要调取证据的情形,要么属于程序性事项,要么同当事人本人的利益并无直接关系,所以在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问题上,法律既未 发挥法官在调查取证和事实认定方面的主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正义。[23]另一位大法官也认为,建立和健全事实发现机制、最大限度地发现客观真实是能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6.html -
了解详情
,只不过在辩论终结前当事人尚未发现或者因客观原因未能提出。故有人将再审新证据称之为新发现的老证据。 而对另一种形成于原审庭审终结之后的新形成证据是否 很难处理。审判实践中的一般做法是,以法院调取的证据为准。 5、新证据的质证程序与认证方式 再审新证据往往是申请再审一方当事人首先提出,对方当事人可能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48.html -
了解详情
实物证据,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被调取单位、个人应当在通知书上盖章或者签名,拒绝盖章或者签名的,公安机关应当注明。 公安 妥善保管,不得转移、变卖、毁损,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物品、文件持有人,另一份连同照片或者录像带附卷备查。 第二百一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30.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的行政行为,即为违法行为。④当被告不能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而法院又无法查清案件的真实情况时,则由被告承担败诉的后果。而原告并不因为举不出 》第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这一规定明确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44.html -
了解详情
在犯罪行为这种历史事件的场合,连相对确定性也达不到……。” 时至今日,国人似乎已对法院据以裁判的依据为法律事实而非客观事实的结论达成了共识,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 或罪轻,原则上可以采用。(6)、非法证据的可替代性以及重新调取的可能性。就某一案件而言,非法证据可用合法证据替代的或可重新取证获得合法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