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使犯罪故意混同于一般危害故意,必然给认定犯罪故意带来混乱,也会影响社会严厉责难故意的主观基础[13]的难题也并非是茫无头绪。为此有人提出了一种 达到 即法律无法洞察人的内心,如何防范犯罪行为人借口未曾认识到达到构成犯罪程度的社会危害性进而逃避刑罚处罚,放纵犯罪,就成为实践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82.html -
了解详情
之下,形式犯罪概念是自然而然的了。 与资本主义犯罪的形式概念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危害性引入到犯罪概念中,在刑法典中规定的是犯罪的实质概念,认为犯罪是 和社会主义所有制,侵害公民的人身权、政治权、劳动权、财产权以及其他权利的危害社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及本法典分则所规定的其他各种侵害社会主义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41.html -
了解详情
中,法律的规范通常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所形成的普遍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这些普遍的价值观虽然较为复杂,却是被长 司法人员来依法认定。 基于以上论述证明,我国刑法将故意犯罪的认识内容突出在社会危害性上还是科学合理的。 参考文献: [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8093.html -
了解详情
的。例如商业活动中的回扣、投机等行为,在过去,投机一直是作为危害社会的犯罪予以打击,而今,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机却成为促使市场富有流动性 ,遂无奈持枪报复杀伤数人。此案中,蒋爱珍本人并不认为其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全国成千上万民众的强烈声援,普遍认为受害人咎由自取,罪有应得,甚而认为死有余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8.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落实类推原则下的刑法制度设计。因此,学界当时评价这个定义是对我国社会上形形色色犯罪所作的科学概括,[11][P66]这是一个完整、精辟的犯罪 在同一个平台上或价值取向上来讨论问题。 综上所述,研究任何问题,包括本文讨论的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必须在同一个平台、同一个基点上来进行,否则将失去讨论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693.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要素,那么,就违法观而言,会发生侵害法益这种物的违法观向违反社会伦理秩序这种人的违法观的演变,结果在违法性的认定上,导致结果无价值论向 违法要素的观念;对于传统上认为只有考虑主观违法要素才能说明行为是否违法、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各种犯罪类型和领域,实际上不用考虑主观违法要素,仅仅根据客观结果和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9.html -
了解详情
的发生,根本不符合我国刑法规定成立故意犯罪必须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要求;如果一定要将其作为犯罪处罚,也仅仅是因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 行为是评价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基础,坚持思想不是处罚的对象,坚持社会危害性是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或者合法权益造成实际危害或者现实威胁的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8.html -
了解详情
的。例如商业活动中的回扣、投机等行为,在过去,投机一直是作为危害社会的犯罪予以打击,而今,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机却成为促使市场富有流动性 ,遂无奈持枪报复杀伤数人。此案中,蒋爱珍本人并不认为其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全国成千上万民众的强烈声援,普遍认为受害人咎由自取,罪有应得,甚而认为死有余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42.html -
了解详情
德日刑法与我国刑法在理论体系上的差异带来的概念体系的差异。此外,法益与社会危害性作为刑法精神,它们的更换将意味着理论性质的改变。然而,由于我国刑法与德日 了刑法的附属性特征;第三,在刑法法益与生活利益之间建立了一个缓冲区,将社会评价与法律评价分离开来。但是,该观点也受到了一些质疑。 纠葛于对法益概念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77.html -
了解详情
自身的处罚根据。 总之,刑法迎合道德的需要作出的规定,与超越道德而根据社会管理需要作出的规定,显然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进而反映并强化某些道德规范的 、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而实施违法行为,就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危害性。例如,针对未成年人传授犯罪方法的情形就要比针对成年人传授犯罪方法的情形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