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决定在国营企业中新招收的职工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开始打破劳动用工制度上的"铁饭碗".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将劳动 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依照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七条及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285.html -
了解详情
的限度和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依此限度所规定的具体界限为准。在《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法规中,对严重违纪行为作了列举规定,有的还规定了数量界限, 。体现在程序上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精神。根据法规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违规职工需经批评教育无效,才能辞退。也就是说即时辞退的前提是劳动者违法乱纪、违规严重,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8.html -
了解详情
从职工每月工资中扣除不超过20%的金额;1983年劳动人事部《关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若干问题的解答意见》(下称“解答意见”)第(十五)条也规定“赔偿 等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可以通过本单位行政手段责令其赔偿损失,从而对职工应负的经济责任以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形式进行了确立。由于当时是计划经济体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1.html -
了解详情
18条规定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一般是指:除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职工无法履行请假手续,又不按时上下班,连续旷工1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天,即属于无 时间。而6月3日至6月9 日,申诉人的旷工只有6天,按《企业职工奖惩条例》②第18条规定,申诉人仅连续旷工6天,是不符合除名的实体条件的,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984.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代表组成。”《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仲裁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一)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代表; 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但问题是诸如《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中与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相抵触的法规,规章大都没有明文废止,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891.html -
了解详情
该规定已经失效。1982年和1986年,国务院分别发布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直至今日,这两个行政法规仍然有效。 才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所以我国将来立法应规定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必须听取职工的意见(具体的程序方法可以授权用人单位自行决定并由劳动行政部门予以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32.html -
了解详情
损失的,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根据有关停薪留职的文件规定,如果职工要求停薪留职,但未经用人单位批准而擅自离职的,或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内既 行政复函规定,这里讲的按自动离职处理,是指用人单位应依据《用人单位职工奖惩条例》有关规定,对其作出除名处理。为此,因按自动离职处理发生的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4219.html -
了解详情
上海李军律师对公司处理该类事宜的相关建议: 虽然根据《关于加强企业伤病长休职工管理工作的通知》第四条,如果公司查实劳动者在外从事其他有收入的工作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最有效的手段是要求该员工返回单位复工。 由于现在《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经废止,公司内部管理主要以内部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如果休假员工违反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681.html -
了解详情
的职工并不当然与企业脱离劳动关系,只有视为自动离职后,企业再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有关规定对职工作出除名处理决定并履行完善的送达手续的,企业才算解除与职工的 并依法送达的手续,而且多数情况下,连视为自动离职的决定都懒得做出和懒得直面职工,只是直接在报刊上刊登公告就了事,这是更荒谬的。视为自动离职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839.html -
了解详情
,这就致使有些用人单位滥用劳动合同法赋予的权利,在制定过程中忽视了单位职工的合法权益,容易产生劳动纠纷。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均明确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 。四、劳动者的行为是否达到了严重程度 劳动合同法施行前,我国企业劳动处罚制度基本上是由企业职工奖惩条例(2008年1月被废止) 及《国营企业辞退违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97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