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证责任,2002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 《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较为全面地确立了行政诉讼举证、 人民法院调取证据以及质证和认证的基本规则。 不论是依职权调取还是依当事人申请调取,法官都会在调取证据的过程中对证据下意识地做出评价,即很可能会出现在对该证据进行公开质证前,法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8369.html -
了解详情
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除具有举证责任制度的共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性:(1)强调了行政机关的举证责任,未将法院依职权取证和原告、第 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原告与被告各有其举证的范围,人民法院应依职权调取有关证据。 (一)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62.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性文件是否也属于质证对象?实践中存在争议。 一、法院调取的证据应当成为质证对象。 行政诉讼中建立法院调取证据制度是为了更加充分保护原告或第三人的合法利益。 的证据能否进行质证,在各种诉讼中争议一直较大。一种意见认为,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具有公正性,可采信程度大,无需质证即可作为定案依据,且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907.html -
了解详情
,因而,关于事实之调查,不委由当事人之意志决定之,而由行政机关依职权为之。”这首先意味着行政机关负有“概括的调查义务”,即凡与行政决定有关 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因而建构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标准应置于职权主义模式的内在要求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4.html -
了解详情
,完善裁判主文的写作内容。关键词:行政,文书,制作主文行政裁判文书是指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参照行政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 的主要表现是:1、随意扩大“依职权”调取证据的范围。某些法官(尤其基层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全然不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60.html -
了解详情
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中可以得到印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是指辩护律师在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中,证人或者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在具体的操作程序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申请取证制度与国家专门机关依职权收集证据制度相比,除增加了申请和批准等必要的前置性环节外,在取证以及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100.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材料都是很有限的,虽然《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了辩护律师可以申请检察院、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委的规定中第41条规定:人民法院 传统刑事诉讼中采取的是纠问式诉讼,法官不是一个消极中立的仲裁者,而是依职权主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执法者。而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后,尤其是199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3.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下来,这些条文并未成为行政诉讼法的有机组成部分。相比较而言,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诉讼中每一具体程序可以引用哪些民事诉讼法条文均一一列出,便于操作,从而使这些 无法对其主张举证,而需借重法院之职权时,亦可请求法院依职权调查证据,以维护人权。虽然职权主义的本义为更好地调集证据,但其效果显然不如大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40.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通过审查案情,对诉讼当事人进行询问并调取证据来分析案情,当事人只能在服从审判机关职权的前提下,进行行政诉讼活动。这种诉讼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实体真实的 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处分权和辩论权,以当事人的积极作用辅助法院依职权开展工作。此外,相对职权主义行政诉讼模式也迎合了世界司法改革的潮流。20世纪初庞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826.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事实所作的确认, 并非当事人举证或法院依职权取证证明的案件事实。且法国、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立法均未将自认列为证据的种类或方法,只规定在言词辩论 上的概念,而举证主体是程序法上的概念。 举证主体仅限于案件当事人,即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共同诉讼人和刑事诉讼中的公诉人、自诉人、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