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在诉讼过程中,当调查主体发现已收集的证人证言有误时,必须得让证人重新作出陈述,制作新的证言笔录。这说明证人证言是易变的、不稳定的,但证据具有 信息,并接受法庭对其陈述的案件有关事实信息的审查,接受庭审双方的交叉询问。 二、证人证言的属性及其法律地位 (一)证人证言的属性 笔者在前文中已谈到,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35.html -
了解详情
主询问自然不得以诱导性发问方式实现其功能,反询问当然可以采取诱导性发问方式以检验对方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对主询问与反询问的功能,我国司法机关似乎缺乏足够的认识。 刑诉法第157条的例外性规定,即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进行当庭宣读的做法则成为了常见的操作。证人证言的真实性怎样核查?开庭审理的意义是什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32.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和个人,则不能作为证人提供证言。另外,证人证言只能是证人对自己耳闻目睹的案件情况进行陈述,而不是对这些事实作出的分析与评价;只能是对过去 可以以“出示”的方式进行质证。这就必然导致了以书面证言或询问笔录代替口头证言 、以证据出示代替当庭质证的做法,使得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形同虚设。 证据理论认为,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8.html -
了解详情
的单位和个人,则不能作为证人提供证言。另外,证人证言只能是证人对自己耳闻目睹的案件情况进行陈述,而不是对这些事实作出的分析与评价;只能是对过去已 可以以“出示”的方式进行质证。这就必然导致了以书面证言或询问笔录代替口头证言、以证据出示代替当庭质证的做法,使得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形同虚设。证据理论认为,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63.html -
了解详情
书面证言。《刑事诉讼法》第157条又规定对证人证言笔录的征询意见。言词证言、书面证言并存,且证人不出庭的具体情况无列举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 来确定自己的内心确信,而是几乎完全凭借对证人的职权式询问,根据经验规则来验证其内心确信的程度,从而确定证人证言在认定案件事实上所具有的证明力。这种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23.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效和利用效率,又能较为扼制法官利用现有证人证言制度中的一漏洞而在采信证据上的擅断行为,才能保证对方当事人询问权利的实现,也才能保障程序公正。在目前 认定规则。1、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2、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64.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效和利用效率,又能较为扼制法官利用现有证人证言制度中的一漏洞而在采信证据上的擅断行为,才能保证对方当事人询问权利的实现,也才能保障程序公正。在目前 规则。1、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2、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26.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证人出庭大多是受有关当事人之托,与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无任何关系的证人微乎其微。所以在庭审时应询问证人与各方当事人特别是邀请其出庭的一方当事人的关系,各方 的《调查笔录》是证人的一种形式,被调查人陈述的内容可能受到行政执法人员的诱导或取舍,所以被调查人仍应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经过公证的证人证言虽然是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95.html -
了解详情
念头,且更直接清晰。 同时,通过面对面的对质,通过控辩双方对证人的交叉询问,使得法官从众多的证人证言和其他证据中明辨真伪,去伪存真,在心理形成较为全面、客观、 住所或有能力到达的;④多个证言有不统一的;⑤证人的证实对案件事实性起决定作用且在侦查、起诉阶段被告人的供述与证人证言相矛盾的(被告人有异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32.html -
了解详情
,必要时其他人可以帮助,另一人负责记录。 第四,询问证人笔录的用纸必须合乎要求,字迹必须清晰、工整。询问笔录必须用钢笔或毛笔书写,不能用铅笔或圆珠笔记录。 ,笔录的第二部分内容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与案件根本无关的内容,可不必记录。要把证言中的材料来源记录清楚。对被询问人陈述的情况,要写明是亲眼所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25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