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影响,此外,也不能借理性完全排除个人性的残余,在决定行为上仍有个人因素。[8]死刑案件的量刑不仅肩负着个案的公正,而且应该通过量刑的制约, 对被告人不认罪案件采用混合式相对独立量刑程序模式。该《意见》明确要求,在法庭调查阶段,如果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做无罪辩护的,合议庭必须查明有关的量刑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326.html -
了解详情
丹麦等国,家庭暴力被纳入公诉制度,不论受害人是否愿意告诉,警察必须介入进行调查,以确定是否对施暴者定罪。如果应当定罪的,他们会将案件移交检察机关, 指令被申请人支付其有法定义务抚养的申请人或其未成年人子女的生活费;指令被申请人接受个人或家庭协议的约束等包括赔偿性和惩罚性救济、经济救济、财产权以及其他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863.html -
了解详情
于司法之外的对被定罪之人的人格特征和人身危险性进行全面科学评估的社会调查报告显得特别重要。应当考虑委托社区或者其他相应的社会工作部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曾专门撰文,主张在刑事诉讼中引入诉权理论{3}。如果将犯罪视为是犯罪人个人与国家之间产生的刑事纠纷,那么检察官和被告人作为纠纷的双方都应当享有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25.html -
了解详情
断定单位具有证人资格,难免不够完善。从立法规定来看,虽然《民事诉讼法》将单位和个人一同加以规定,但是,由于刑事诉讼的特殊性,与民事诉讼存在较大区别,因此,也 证明材料,如派出所常出具材料证明被告人出生日期或无犯罪前科等,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法人在司法机关调查之前就已制作好的书面材料,如经济合同,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012.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是对高危人群的人住更要加强检查,从落脚点加以严格控制。对于一些只顾个人私利,不负责任,发现可疑人员放任自流、隐瞒不报的房屋业主和产权人,应追究 畏难情绪,及时向发案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积极提供案件情况,协助和配合侦查部门调查和取证。 5.积极与高危人员户籍地的公安机关密切联系和合作。 防范与打击此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09.html -
了解详情
趋势。而且犯罪手法不断翻新,并趋于智能化,诈骗金额也越来越大,犯罪分子由原来个人作案逐渐发展到内外勾结团伙作案,犯罪逐渐趋于国际化。金融诈骗不仅侵害国家和 打击金融诈骗的司法工作方面,最重要的一环是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及时调查取证、抓获犯罪嫌疑人、追回赃款,无疑对打击金融诈骗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46.html -
了解详情
1985年英国内政部发布的警告准则以及1990年发布的警告准则补充,为了避免有犯罪前科和记录,警方可以对犯罪行为人进行警告。如果该罪犯承认其罪行,警察对其 一个反思治疗组织和参加补偿或者调解机制。在实践中,根据1987-1988年的警方调查,在42人中有18人按照某种附加警告机制而被处理。但对上述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1.html -
了解详情
他要为之而立法的那些人民是否适宜于接受那些法律。[3]也就是说,立法之前应该先调查普通公民的基本状况,以确定他们适合什么样的法律,卢梭的话很值得我们思考。 中也有具体的制度相配套,比如美国的集团诉讼制度。该制度规定可以由两个人代表所有的受害人来打官司,除非其他人明确表示拒绝这两人代表自己。这两个代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0.html -
了解详情
呢?如果允许实施侦查圈套,又该如何确定其正当限度以在侦查犯罪的必要性和维护个人自治权利之间达成平衡呢? 二、在欺瞒与诚信之间:侦查圈套的正当性思考 在研究 ,笔者认为,一方面,出于维护社会重大利益的目的,为了完成某些侦查任务或达到某些调查目的,欺瞒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最为有效的。譬如,如果不欺瞒,让诱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29.html -
了解详情
)为主导的心理强制的审理方法已经在各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广为应用,而且实证调查也显示,心理强制的审讯方法所具有的强迫性,以及其对自白可靠性和任意性的 各主要国家对犯罪嫌疑人的如下特性予以格外关注:年龄、个人性格、受教育程度、精神状况、身体状况、智商、是否有前科等。各主要国家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精神疾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9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