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约定工资数额时应当尽量争取把数额写清楚,以免在仲裁、诉讼时无法举证而导致权益受损。关于年终奖金、出差补助、交通报销之类并不是法律强制规定发放的 单位的资源损失,因此很多单位都规定培训不是免费的,涉及到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培训费如何赔偿的问题也有必要作详细介绍。近几年,因劳动者跳槽而赔偿培训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5.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或补偿。 2、对授权不平等问题的辨析 有学者指出,纵观世界各国关于劳动(雇用)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都有一个相同的内容:单方提前预告通知解除权只 就是一种违约行为,就应当依劳动合同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其中包括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事实上,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在处理这类劳动争议时,也基本上是依上述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38.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的规定,表示不解,或者是反对的意见。后来我们想到,为了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的问题,要作这样的规定,并且劳动者是在没有出错的情况下,是遵纪守法、努力工作 单位必须订立。因此,用人单位在第一次固定期限合同到期时,就应当慎重决定是否续订下一期劳动合同。 摘自劳动仲裁网,广东瀚宇律师事务所,作者李迎春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90.html -
了解详情
在实践中易引起纠纷,而一旦进行诉讼,因为没有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存在,给司法机关和仲裁机关审理案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一方面,依据《劳动法》条文可以认定,事实劳动关系是 第26条第3款、第27条的规定,解除已再就业的下岗职工和企业之间的劳动合同。这样就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后同时存在两个劳动关系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968.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利益达到一致性,形成稳定和谐的经济秩序;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纠纷,不至于因仲裁或诉讼而中断劳动关系、进而破坏经济秩序的稳定,增大社会成本,导致社会 》充分考虑了劳动者的弱者地位,对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比较宽松。 其实关于我国劳动合同的终止与解除主要争议在于支付补偿金的问题。 《劳动法》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8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关系。这进一步明确了事实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的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6条规定 受到用人单位侵害时,同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一样,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等途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 1 页 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405.html -
了解详情
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关于劳动合同连续二次订立后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下简称无固合同)的问题,在理论和实务中引起较 诉讼案件处理中会碰壁!但各地仲裁机关或司法机关对《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理解不同导致司法实务中的混乱,实在有损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希望我国尽快就此出台高位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415.html -
了解详情
。{2} 正是由于劳动者权利被侵害,致使中国的劳动关系出现了相当的不和谐,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近年以来,中国的劳动争议和劳资冲突越来越严重,仅仅是经过 30%的速度递增。据官方统计,{3}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由15.5万件增长为44.7万件,涉及人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7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可以有效缓解利益冲突的问题,平衡交易双方的关系,有效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4]。 《合同法》中关于诚信原则的不足与优化策略 二、《合同法》中 ,在具体司法实务中应建立相应的案件审判指引,避免审判人员的主观性变成随意性。为了保障法院及其仲裁机构的公信力,提高法律的威信,需要通过制定条例来规范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9274.html -
了解详情
》等规定,被侵害人可以直接提起诉讼追究其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也作出规定:“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列为共同被告”。因此,除了劳动仲裁方式以外,用人单位还可采用民事诉讼途径维权。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13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