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是一种“过程价值”,它体现在程序的运作过程中,是程序本身正义性的价值标准。[2]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正如美国学者泰勒(Tyler)所 1.关于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4条规定严格限制条件,以下情形不适用简易程序:(1)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54.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则只能任意讯问。当然,由于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也是以一定的证明标准和罪行严重程度为条件的,因此,上述三个条件一般 罪名。再次,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6条已经赋予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聘请律师的权利,但是法律没有相应赋予侦查机关明确告知这一权利的义务,只是在审查起诉阶段才要求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75.html -
了解详情
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除此之外,我国刑事诉讼法在侦查、起诉、审判等阶段诸多程序与制度都具体体现了刑事诉讼效率原则。但是,笔者认为,在我国 多设一道程序保障的目的落空;此外,各高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复核死刑时采用的标准也不尽一致,从而与死刑复核程序统一执法尺度、平衡掌握对死刑案件之处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7.html -
了解详情
的案件,被害人也可以提起自诉。法学界将此种案件称作“公诉转自诉”。另据刑事诉讼法第145条规定,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可以申诉,也可以不 并非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完全一致。原因之二,我国刑法确定的量刑法定标准,有些过于宽泛。许多法条都规定“情节较轻”、“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78.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有很大分歧,发生在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案件推诿、扯皮、久押不决等现象,就是这一问题的具体反映。“证据充分”并不是一项具体的证明标准, 证明标准,显然是不够恰当的。笔者认为,必须对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进行修改,通过有关的立法、司法解释,一方面使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和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呈现出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实践中应努力达到以下一些方面的标准:1、完整而平等地获得。所谓“完整”,是指被刑事追究者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包括侦查、起诉和审判等)都有权请求 问题的规定》第9条指出:“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的‘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是指案情或者案件性质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不能因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的有关材料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76.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规定含糊,容易导致法、检冲突。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是以宣判刑而不是法定刑为标准,对那些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又不 。第三,在证据占有方面,辩护律师在调查阶段是否享有调查取证权,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虽有一定的调查权,但这种权利受到诸多限制,且不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99.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赔偿范围来看,决定是否赔偿的衡量标准是撤销拘留决定书、撤销逮捕决定书、撤销案件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复查纠正决定书和人民法院宣告无罪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书 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又从何谈起? 2、“微罪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作为刑事赔偿范围与新刑事诉讼法立法精神相悖。 修改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2.html -
了解详情
在某些情况下还可并行不悖。 四、证明责任进行分担的必要性 当然,有学者认为被告人不应承担证明责任;有学者主张被告人承担部分证明责任,如陈朴生即主张检察官仅需 现行刑诉法的规定,无论是立案、起诉还是判决的证明标准都是非常高的,都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参见《刑事诉讼法》第129条、13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9.html -
了解详情
认可。所谓司法能动性(judicialactivism),是指司法机构在审理案件的具体过程中,不因循先例和遵从成文法的字面含义进行司法解释的一种司法理念以及基于此理念 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刑事诉讼法》第171条规定:自诉人的起诉必须达到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的证据的标准。缺乏罪证的自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75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