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以农村集体土地利用方式变革为例,说明产权外部因素的内部化功能。(1)承包制:劳动成果的因素内部化在计划体制下,农村土地的利用是以行政村为单位在村干部的指挥下集体劳动、年终分红的。在这种劳动方式下,衡量劳动多少的是时间(工分),凡是出工一天者为10个工分,每10个工分即可获得同样多的收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7.html -
了解详情
能、不善于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在民主选举方面,有的地方出现指定候选人“上边定调调,下边画圈圈”的现象,使选举流于形式,有个地方竟把一个五保户老人选成了村干部,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宗族势力和流氓恶势力控制选举以及贿选等情况。个别地方,对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缺乏民主决策,少数干部说了算。在民主管理、民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7.html -
了解详情
合格。在不合格的合同中,一种情况是权利义务不平等,把合同看成是村民完成生产任务的保证书,因此集体的权利多、义务少,而个人一方则权利少、义务多,用村干部的话说,“就是想用合同来管束农民”。另一种情况是合同条款与承包合同内容不符,把与专业承包无关的内容也列入到合同中。如有的土地承包合同将鲜蛋与生猪派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89.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机构,则公权力必然渗透进来,破坏私法自治,比如,村民委员会参与合同关系必然导致农地承包合同订立事实上的不平等,很容易导致强行撕毁合同、随意缩短承包期等村干部个人说了算的后果,最终损害农民的利益。所以必须排斥村委会的介入。 第三,建立完备的成员权制度。如集体成员对土地享有平等的决策权,有权选举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60.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登记,有的登记与耕种的数量不一,未经登记的荒地或拾边地,逐渐被便利的农户开发种植,产生收益后引发纠纷。 3、基层组织管理混乱引起的纠纷。(1)村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不经过民主议定而私自发包给家族成员或有其他关系的农户,有的发包价格明显偏低。这样当土地收益提高,本有情绪的农民就容易因此引发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43.html -
了解详情
对证人胡秀娟进行报复。胡秀娟和丈夫分别找过村治保主任,找过村支部书记,找过村委会主任,还找过东莞镇派出所以寻求保护,但是,面对刘桂安的种种威胁,村干部和派出所并没能采取什么切实的保护措施。1998年7月,胡秀娟母子被刘桂安凶残杀害。莒县公安局刑警三队在案发后赶到现场,得知有五六人目击此事。但是,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01.html -
了解详情
的收益权和处分权的现象,特别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许多地方的村委会独断地代表村民谈判、处分补偿款,最后导致村民连年上访。我们不能把这些现象简单地归咎于村干部的个人作风和腐败,而应察觉到体制的弊病和体制背后那个行而上的集体概念的作用。相比之下,松散的农民集体概念注重每一个村民个体的存在-各个村民的欲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78.html -
了解详情
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决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到底谁,以及哪些行为在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最常见的有一下几类:1.村干部撕毁承包合同:侵害农民债权。2.非法收费、摊派,横征暴敛,增加农民负担:侵害农民的土地收益权。(2000年5月18日《中国青年报》刊载鲁宁的文章报道,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05.html -
了解详情
都要由村民会议决定。如果有的村、组干部违背群众意愿处置集体财产,就会激起村民的反对。因为在村民的脑海中土地和财产是集体的,是村民大家的,不是村干部的。如果干部和群众意见有分歧就应开会由村民民主决定。如果干部未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擅自处置集体财产,村民就会告状上访,表示反对,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来维护集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8.html -
了解详情
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决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到底谁,以及哪些行为在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最常见的有一下几类:1.村干部撕毁承包合同:侵害农民债权。2.非法收费、摊派,横征暴敛,增加农民负担:侵害农民的土地收益权。(2000年5月18日《中国青年报》刊载鲁宁的文章报道,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