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检察监督之系统定位与理念变迁 陈桂明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检察监督制度,这一制度在具体运作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一项工程的 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充分注重个人自由,限制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代表对民事诉讼进行干预,实际上也反映了刚刚摆脱诉讼上国家专制压抑的新兴资产阶级的逆反心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5.html -
了解详情
书面异议归入卷宗。简易程序转换成普通程序的方式,《民事诉讼法》未作规定。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较为严格,“法院得依当事人申请,以裁定改用通常 应当制作成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91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1.html -
了解详情
、而原审结束后可以举证的证据和案件审理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在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当事人的申诉权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去年的九月底颁布生效的《人民 对这些生效的法律文书的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人民法院行使的审判权,不仅包括人民法院解决民事纠纷的权力,还应该包括调查权、执行权等一系列与纠纷解决这个主体性权力相关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60.html -
了解详情
的位置,程序法成为实体法的附庸。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我国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理由规定不详,主体多元并存,其直接后果是人民法院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遭到破坏,法的安 对执行程序的裁定的抗诉不受理的批复》。(四)提起条件过于宽松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引发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过于宽松,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发现新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13.html -
了解详情
与私法有严格的分野,因此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私法规则的重要准则,不能适用诉讼法。但是随着近现代国家干预日益加大,私法与公法的相互渗透和交融,公法私法化 ,否则就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法律后果。为了确保诚实信用原则的贯彻落实,民事诉讼法必须同时规定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实施道德危险行为的法律后果。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0.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很有些类似于发现程序中的“质问书”(interrogatories)。不过,考虑到美国民事诉讼中滥用发现方法的问题,日本的当事人照会与美国的质问书不同之处 关于法官进行调解或使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诉讼阶段或时机,德国、日本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无论诉讼进行到什么阶段或审理达到了什么程度,法官都可以设法劝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7.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事件[6](P12)。以此为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与通常诉讼程序相区别的非讼程序。非讼程序与诉讼程序作为两 标准不无关系。根据中国法律年鉴的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全国法院共审理一审民事经济纠纷案件4613788件,上诉的为244503件,占一审案件总数的53%,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4.html -
了解详情
,高检院先后公布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各级人民检察院做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工作,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已经成为人民检察院诉讼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9月30日 而已。县官就是法官,既是裁判者又是执行者、行政管理者。我国现行宪法及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65.html -
了解详情
外调解与人民法院的诉讼调解有以下两点重要不同:第一,人民调解不是诉讼的必须程序。民事纠纷发生以后,当事人选择人民调解方式调解解决的,必须出于自愿,必须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第二,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政府和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工作负有指导的义务,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强对人民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32.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行使审判监督职能的重要环节。由于法律没有把审查阶段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加以规定,因此,司法界和法学界将审查再审申请通常称之为提起再审的准备阶段。但从 有利于当事人正确行使权利,又便于法院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事由既不明确,亦不科学,常常导致当事人和法院因理解不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