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社会混乱。因此,从刑法谦抑性的角度考量,应该将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除了刑法的谦抑性之外,从刑法与道德的关系角度、法益保护原则角度、犯罪的历史性角度 这实质上是一种越权行为。同理,刑法是用来保护法益的,而不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的。虽然法律的规定通常情况下是与道德的内容相一致,但是不排除法律与道德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15.html -
了解详情
了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公共政策等学科领域。面对环境问题的法律学人,不得不重新思考那个古老的命题: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现代环境法要求人们不得不进行伦理道德 调节和衡平经济发展,这样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作者简介】 周一平,女,甘肃省武山县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068.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当代中国的特殊问题。 1.3事实与规范的紧张关系对何谓法律的挑战 这两类事实与规范的关系紧张问题同时指向何谓法律且有关联。就中国而言,在认识论层面,就个案 了民事法律行为不得违反善良风俗或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这是道德的法律化,是以礼入法。但什么是善良风俗或社会公德,这两条本身未指明,因此,它们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833.html -
了解详情
的需要,正在日益发挥其人道意义。其间情形,正如社会病痛与道德紧张,对于政治内涵和人类形象的重构性阐释的急迫等,环绕着每个人,行进于30年改革开放的每 人应当具备历史眼光,从整个历史进程、我们所处时代的节点来考虑法律及其与其他社会制度在政治进程中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建构规范、致力公义的功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27.html -
了解详情
或起源的历史研究,不同于对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的社会学研究,不同于用道德、社会目标、功能或其他标准对法律所作的评判或评价[2],因而,法律体系 各种严重犯罪行为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人们大多急功近利、忽视人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法律的这般修为,我们怎能有勇气说人类社会尚处不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00.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道德伦理观在自然法思想中已经显现。 二、环境伦理观在环境法中的价值体现 从社会调整的角度看, 法律与道德作为两个重要的社会调整手段, 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生态环境,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也进一步说明,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799.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共识之下,富勒所述向往的道德是我们应当追求的道德,义务的道德是我们必须遵守的道德 [9]也成为我们研究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路。那么,对于环境正义 自觉走向自律,再走向自由。 [13]另外,还有学者从人的生存旨趣来解读环境正义,认为,当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紧张之下,人作为自然进化种最具有智慧的存在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72.html -
了解详情
),但必须小心翼翼,同时民主具有的认识论功能可以供人民与官员在确保法律秩序可预测性的情况下不断增进道德观念,确保法律判断符合道德的立场。 那么,民主何以具有这样的 的基本图景。因此,尼诺也对一些基本的制度安排进行了观察,这些经验世界中的制度,都与实现慎议民主有一定的关系,但又都存在不少缺陷。从这些讨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61.html -
了解详情
降低威慑力为据,推出和解有损一般预防之机能,显得极为武断。要观察和解与一般预防的关系,绝不能忽略其对积极一般预防之影响。而恰恰在这个维度,和解显示 、合作化与公共化;而且是因为,社区乃文化与道德的权威性来源,可以为犯罪处理提供实在的道德支持。由此,将和解视为某种社区型司法也毫不为过。然而,在现代社会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09.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转换或者转圜为历史,正像历史恰恰是道德与道德合法性的源泉。借用这一论式我们可以看出,上述经由制颁法律,特别是颁行新《宪法》、适时修订《宪法 ,只有在这一历史语境中,才能理解为何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打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时,也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实现了对于人的几乎全面统治。 [51] 技术官僚式的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