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着在解释的技术上产生无以解套的难题,亦即预备行为是什么意思?预备犯的构成开始于什么时候?就此,学说与实务对于预备犯的概念的问题多着墨于预备犯 ,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作为犯罪处理;对于依法可不监禁的,尽量适用缓刑或者判处管制、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其中,对于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但情节显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51.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的直接负责人员规定了处罚原则。但是,对单位的直接负责人员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是什么?单位本身、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和 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刑时完全可以加以区别,对直接责任人员或从轻,或判处缓刑,此时,就没有必要再区分主、从犯了。任何事物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83.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达到,还需要一些相应的制度与之配合,亦即刑罚应该不是实现预防目的的唯一手段。非刑罚的预防措施以及缓刑、减刑、假释、非监禁、非刑罚处罚方法、行刑 则意味着对刑事司法活动目标、宗旨和意义的明确。〔15〕那么,刑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__ (一)我国刑法学者的刑法目的观 高铭暄教授主编的《新编中国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36.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达到,还需要一些相应的制度与之配合,亦即刑罚应该不是实现预防目的的唯一手段。非刑罚的预防措施以及缓刑、减刑、假释、非监禁、非刑罚处罚方法、行刑 则意味着对刑事司法活动目标、宗旨和意义的明确。〔15〕那么,刑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__ (一)我国刑法学者的刑法目的观 高铭暄教授主编的《新编中国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92.html -
了解详情
极其稀有的特殊案例中作为刑罚恕免事由使用,紧接着的问题就是,期待可能性调节的范围究竟是什么,易言之,哪些案例属于极其稀有的特殊案例?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调节的 可能性情况可以减轻被判者的支付;第56条b规定,法院可规定受审判人在缓刑期间的义务,但不得要求其履行不可能实现的义务;第56条c规定,法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38.html -
了解详情
极其稀有的特殊案例中作为刑罚恕免事由使用,紧接着的问题就是,期待可能性调节的范围究竟是什么,易言之,哪些案例属于极其稀有的特殊案例?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调节的 可能性情况可以减轻被判者的支付;第56条b规定,法院可规定受审判人在缓刑期间的义务,但不得要求其履行不可能实现的义务;第56条c规定,法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45.html -
了解详情
。 现在的问题在于:在刑法中规定犯罪的概念,也就是犯罪的法定概念,其功能到底是什么?对此,苏俄学者在论述中往往语焉不详。刑法规范具有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双重 对此,法院认定被害人朱建勇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宣告缓刑2年。关于本案,法官在裁判理由中作了以下论证: 使财物的价值降低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48.html -
了解详情
。 现在的问题在于:在刑法中规定犯罪的概念,也就是犯罪的法定概念,其功能到底是什么?对此,苏俄学者在论述中往往语焉不详。刑法规范具有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双重 对此,法院认定被害人朱建勇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宣告缓刑2年。关于本案,法官在裁判理由中作了以下论证: 使财物的价值降低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52.html -
了解详情
,还需要一些相应的制度与之配合,亦即刑罚应该不是实现预防目的的唯一手段。非刑罚的预防措施以及缓刑、减刑、假释、非监禁、非刑罚处罚方法、行刑社会化 ,目的的确定则意味着对刑事司法活动目标、宗旨和意义的明确。⒂那么,刑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一)我国刑法学者的刑法目的观 高铭暄教授主编的《新编中国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67.html -
了解详情
做法,完善立法机制。 对刑罚总体上的反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刑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其二是如何完善我们的刑罚体系。 (1)刑罚的目的 固然,在惩办与 也就是采取将被宣判有罪的人置于附有监视为自由状态之中进行考验的办法,用缓刑或者罚金来代替原有刑罚的方法,对比较轻微的犯罪,或者中等程度的犯罪,采取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