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出版社2000年,页209。)广义上的司法审查原则包括了违宪审 查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前者是基于司法权对立法权制约平衡的需要,由法院(普通法院或宪法法院) 审查;后者则是基 于制约政府行政权的需要,由法院(普通法院或行政法院)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注:在英国,根据议会至上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4.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行政复议的最长期限是60日,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是15日。而行政机关做出复议决定的一般期限是60日,案情复杂的依法可以再延长 申请认定工伤,接受诉状的人民法院和接受申请的社会保障机构应当告知受雇劳动者这项权利,受雇劳动者已经选定解决途径和机构不得改变。之所以如此建议,在于:1、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46.html -
了解详情
对事故责任认定的申请上级机关的重新认定程序,从而使行政机关失去了一个自我纠错的机会,也使得当事人失去一条寻求合法权益保护的途径。在现代法治国家, ,如何保证交通事故的认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笔者认为,把事故认定纳入复议和行政诉讼范围,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为给予当事人选择的权利,就给予了公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225.html -
了解详情
只是解决纠纷,而是行使一定的监督权,或者直接分配正义。法院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发挥着其他组织和部门在解决纠纷中无法发挥的作用。所以,如果只把 受到司法权的监控,以免放任自流。当然,行政诉讼毕竟不同于民事诉讼,它以监督行政为主要目标,依法行政的法治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不得任意为处分,故此调解不宜作为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8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而发生的争议,不是民事诉讼,而是行政诉讼。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5条所指的被告是行政机关,但是为了维护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 ,涉及到学位申请者能否获得相应学位证书的权利,校学位委员会在作出否定决议前应当告知学位申请者,听取学位申请者的申辩意见;在作出不批准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5.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公开信息可以公开的,向申请人提供该政府信息,或者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途径和时间; (三)行政机关依据本条例的规定决定不予公开的,告知 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十二条行政机关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有关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4503.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007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 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884.html -
了解详情
在处理的其他申请的数量和复杂程度,花费在公共利益上的资源以及法院或者行政机关所处理的申请数量。法院同时还要考虑申请者在诉诸司法救济之前,是否拒绝合理 机关作出的是否加速处理信息的决定而提出的行政诉讼做出迅速的补救。 (III) 只要可行,机关就应尽快处理本机关依据本分款的规定批准的可加速处理的文件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611.html -
了解详情
》设定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告知公众行政机关的工作状况,重在监督政府公开、透明行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事项提起 保护公众的知情权不受侵犯。 虽然公众对行政机关未予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但这并不是说没有任何救济途径。《条例》第32条第1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92.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程序与劳动关系仲裁程序的关系值得探讨。 一、劳动关系争议的性质及救济途径 劳动关系,含事实劳动关系,属民事法律关系,劳动关系争议属民事纠纷。 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告知申请人应当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该通知认为工伤认定后就不得申请劳动仲裁,而只能在行政诉讼中由行政审判庭对劳动关系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1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