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得以尽可能施展的基础上逐步完成的。公民在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内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个人追求自己在社会中诸般正当需要的满足 权利,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因此,法律要求公共权力(包括行政权力)对公民权可能或已经违法行使或滥用的情形予以预防、控制和惩戒。另外,由于法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08.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制度和监督方式,通过调查、质询、审议、撤消等方式控制权力,(4)依法收回权力,对滥用职权,违背民意的行为,确定罢免程序,重新任免人民信任的 为了防止具有为数众多而又相互抵触的意志的无政府状态,法律限制了私人的权力。为了防止一个专制政府的暴政,法律控制了统治当局的权力。 [12],基于大多数人的同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32.html -
了解详情
使得预防损害的发生成为不可能。因此,为保证法律和正义能够到达穷人和其他弱势阶层、保证因政府不作为或滥用职权而遭到损害的公共利益得到救济并提高公民对 具有公民的身份而以自己的名义享有起诉权。此次对原告资格的扩张源自现代福利国家控制行政权力的需要。公民原告资格的规定使得公民个人得以监督政府机构的权力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57.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于下级官员及一般老百姓却具有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权,贪污、受贿、徇私枉法、滥用职权、欺上瞒下等等行为非常普遍,而且风险很小,统治者的统治常常因此受到损害。 、党组织,甚至广大人们群众。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发挥专门监察机构在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方面的独特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与其它监察方式相互配合就是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24.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必然构成对公共利益的颠覆。首先,法治主义背景下的ADR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行政机关越权或滥用职权的行为受到法律原则和规则的制约;其次,在 ADR既是一种程序,也是一种公权力对个体实体性的放松控制(substantivedecontrol)的途径。[44]在我国行政程序改革中,既要考虑到完善严密、正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4.html -
了解详情
现状的空理空论, 在实践上既不利于确保行政的需要又不利于对后者实施有效的法律控制。我国行政法应当承认后者的法律效力并将其纳入实体的和程序的法律 基准的欠缺。《立法法》为解决这个问题作出了最初的努力(第十条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的界限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表明国家立法机关开始重视这个问题)。由于“上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30.html -
了解详情
。对带有普遍性的强制执行权,如强制划拨、强制拍卖财产等,控制极严,法律只授权个别行政机关。可见,我国已经形成的强制执行制度,借鉴和吸取了各国经验 有重大灾害或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国家、社会、集体或者公民利益的紧急情况下,依照法定职权直接采取的强制措施。第一,采取即时强制的目的在于预防、制止或控制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3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 条件,许可机关是否具有法定职权,许可机关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许可机关是否违反法定程序,许可机关是否滥用职权等。对于不作为的行政许可行为的合法性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43.html -
了解详情
它是一个公法人。它从事国家规定的某项公共利益活动,并接受国家的监督和控制。它也因此享有某些特权,如公用征收权、其财产不能被扣押、强制执行 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从字面上理解,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时的行为表现。但是行政法并不排除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其他社会组织行使行政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40.html -
了解详情
的建立。首先,行政权必须受“人大”、法院及其法律规则的控制和限制,社会必须从行政意志统治转向法律统治。在法治国家,控制行政权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重要手段。 只能有授权立法和执行立法两种属性,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断无“自主性”或“职权性”的法律身份。我国《立法法》虽然规定了授权立法制度,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