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改判、维持原判和发回重审。其中,发回原审的处理方式主要适用于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和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中级法院审理的再审案件针对的是二审判决,那么是否允许其以事实不清或程序违法为由发回重审?如果允许,将与民事诉讼法修正案提升再审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19.html -
了解详情
也可就事实问题提出,如最高人民法院审查认为存在事实不清的问题,可发回重审或者直接宣告被告人无罪;也可对案件事实进行审理,听取检、辩双方的 的,应当改判;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正确判决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61.html -
了解详情
能成为二审发回重审的事由?),在第179条第2款有关当事人申请再审和检察机关抗诉事由的规定中,虽然保留了有关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 引用)性法条和拟制性法条在于简化立法条文,其功能也在于和完全性法条相结合,以支持某种请求权。参见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00.html -
了解详情
发现的权力。最高法院发现下级法院判决中存在法律适用错误时,除非无需新的事实调查就能处理案件,否则必须将案件发回重审。这是因为法院必须对其受理的案件 完整分析会令当事方感到诧异,并对程序产生合理的怀疑。[51]成员国应该通过对DSU制定一项合适的修正案以弥补发回重审权缺乏的不足。 七、结论 当然,我愿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57.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等等。 【案例】 某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有罪,被告人上诉到省高级法院,高级法院认为事实不清,发回重审。中级法院重 查阅不派员出庭、调查讯问审案件、自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卷宗材料和庭审笔录等措施,全面搜索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的线索和来源,充分履行审判活动监督职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95.html -
了解详情
创设司法解释性案例,应将具有法律规则意义的案例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公布出来。 3、淡化案件改判率及发回重审率对下级法院的影响。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是我国司法 。因此,在解释共同体建立起来之前,下级法院在遇到疑难个案的时候,应优先参照典型案例,在不得不启动案件请示程序的情况下,应逐级上报,并严格将适用范围控制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63.html -
了解详情
能成为二审发回重审的事由?),在第179条第2款有关当事人申请再审和检察机关抗诉事由的规定中,虽然保留了有关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 引用)性法条和拟制性法条在于简化立法条文,其功能也在于和完全性法条相结合,以支持某种请求权。参见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0.html -
了解详情
。三是重定罪轻量型。通过分析发现,案件被改判、发回重审,除少数是因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外,绝大部分是因为认识上的不一致导致二审改变量刑。一审时,对法定 方的证据的话,那么该案就那么定了,判决书也不用修改了。这样做不但违反了程序原则,而且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和证据认证原则,在证据还没有经过庭审举证质证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96.html -
了解详情
,到二审时才发现证据上有瑕疵、有问题,导致发回重审,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效果,并导致被告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所以这次刑诉法修改,各界达成共识: 要建立证据 认罪,法院就不需要审判了,直接量刑。所以被告人对自己的案件结局拥有处分权,这一点有点象民事诉讼中的自认。自认可以终结程序,具有终结效力。以美国为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32.html -
了解详情
其债权债务由主管部门或者清算组织负责清理,由此可见,先注销后清算或未清算、无人清算的情况客观存在,应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可一概而论。 二、关于一审期间发现作为原告或 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为由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后,案件重新回到一审程序,一审法院可依据前述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