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紧迫的并非是农民个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问题,而是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否受到应有的尊重、集体所有权能否获得与一般财产所有权同样 集体组织是否属于一个法人组织呢?就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来看,农村集体组织作为法人地位的存在尚难以得出肯定的结论。这是因为除非是行使公权力的国家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20.html -
了解详情
土地的权属问题,改变农民土地所有主体虚位的状况,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 从当前我国土地的权属立法现状看,应当对《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加以 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虚话。因此,笔者主张立法上将土地农村集体所有修改为集体按份共有,把集体所有量化为各农村土地承包主体所有。这种立法主张的优点有三:一是确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94.html -
了解详情
成员劳动者个人以家庭为单位以承包方式承包集体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同自己的劳动直接结合从事农业生产,收益归己。这种承包经营方式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取得了巨大 承包经营制目前还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仍不失为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应当坚持的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形式。这种经济形式中最大的特点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174.html -
了解详情
不为而改变法律关系的能力。 因此,政府因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对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进行征占,可以看作农民这一义务主体对于政府公权力的服从,为保障 占土地的过程中,应当建立独立第三方监理制度。村委会作为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和管理者,理应代表农民的利益,与政府公权力进行对话。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除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792.html -
了解详情
根源。从1983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出台,到200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5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 对群众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力大大减弱。从调查的情况看所有土地使用权流转、农地征用、及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纠纷,均是由于村基层组织实施的重大决策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47.html -
了解详情
使土地向土地经营能力高的农民手里集中,解决了农民之间的个体差异问题,比如有商业经营能力的农民能专心从事工商业,有种田热情和能力的农民能心满意足的种好田,从而 向前跨了一大步。但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中,农地经营权的流转被人为的增加了成本,如第七条 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要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287.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确认,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承包合同纠纷以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当事人,而发包方大多数都 房地产开发必须先由国家征用后再由国家出让给开发商,在处分权方面,集体土地不得出让、转让、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等。由于以上方面的限制,集体所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13.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权人通过设立用益物权,将自己的财产交给他人利用。如农村集体,通过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将集体土地交给农户使用,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 与土地使用权人农户、居民谈判签约,彻底解决强制拆迁、圈地运动等问题;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可以解决任意撕毁承包合同及强行摊派等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67.html -
了解详情
集体所有权,限制个人私有权的政策。这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在所有制和所有权问题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实践中强调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把 个人以家庭为单位以承包方式承包集体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同自己的劳动直接结合从事农业生产,收益归己。这种承包经营方式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取得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16.html -
了解详情
竞争模式,法律衡量模式问题最近几年,中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大量土地纠纷。在纠纷中,人们分别引用不同的政策法规说明自己“正确”:一些人援引土地承包合同,认为土地是 共有的,没有确定的个体具有最终产权。这样,承包户的权利更接近于(作为使用集体土地者)定期耕作、并获得该阶段收益的权利,但这份权利显然和所有权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