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99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有规定,但并不明确。我们还应当 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以及我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43.html -
了解详情
进一步标识此点。实际上,附带民事诉讼本属民事诉讼范畴,因此其运作目的,除了精神赔偿外,与普通民事诉讼并无其他实质差异。 最后是刑事和解。[10] 与受害人之间纠纷可能得到更为实质性的解决(其中可能包括了悔罪、道歉、协商、赔偿等等),将大大助益于被告人的社会回归:一方面,被告人可能获得被害人的理解乃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79.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调解贯穿于审判之中,使得审判带有相当浓厚的调解色彩。4这种调解精神,恰恰与刑事和解的全面恢复犯罪所损害的社会关系的理念相契合。 (二)社会的资源 在当事人的要价与还价之间进行平衡。在此意义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调解与刑事和解中加害人与被害人协商民事赔偿有相似之处。因此,利用现行法律制度中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97.html -
了解详情
助理首先征求当事人对指控的事实和罪名的意见,告知其可以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是否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向法庭提供新的有关自首、立功、未成年人和主从犯划分等辩护 ,这也与普通程序附带民事案件的审限最长三个半月,(本院院长决定,可延长两个月)是纯普通程序民事案件六个月审限的一半的立法精神相吻合。并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17.html -
了解详情
。{11}(P2122) 其次是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民事权利的实现。有学者从完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角度提出,对被害人的损害赔偿应贯彻全面性原则,即 权益,不论造成的是物质损失还是精神损失,都应列入赔偿请求范围。同时,该学者还就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12}(P145150)另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503.html -
了解详情
指导意见》(2009年7月)、郑州市人民检察院《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若干意见》(2009年9月)郑州市人民检察院、郑州市司法局《郑州市人民 。但是对于能否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或者另行提起的民事诉讼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未置可否。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2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11.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对待被害人亲属的压力与民意生死乃大事也,被害人的死亡必然给其亲属造成精神上的伤害,并对被告人产生怨恨,要求对被告人严惩,甚至判处被告人死刑,这种 被害补偿则没有规定,在刑法理论上,被害补偿是指当被害人无法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取得赔偿或者赔偿极度不足时,由国家在经济」给予一定资助的法律制度。 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2.html -
了解详情
因国家对犯罪人施加刑罚带来精神上的抚慰之外,有时得不到任何经济上的补偿,被伤害的身体、心灵无法面对随之来的生存压力;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经常出现犯罪人家属 的刑事和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调解虽然是在诉讼过程中进行的,法官往往也充当了调解人的身份,但能提起刑事附事民事诉讼的案件范围太窄、赔偿标准太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12.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救济制度,法院对于受害人爱莫能助。虽然我国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但是判决后实际执行比例很小,多数得不到经济赔偿,许多受害人由于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后, 。对于这方面可能出现的弊端,法律应当作出明确的规定,物质赔偿按照实际发生的损失计算,不包括精神赔偿,否则法院不予以支持。 综上所述,笔者慨括了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31.html -
了解详情
助理首先征求当事人对指控的事实和罪名的意见,告知其可以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是否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向法庭提供新的有关自首、立功、未成年人和主从犯划分等辩护 ,这也与普通程序附带民事案件的审限最长三个半月,(本院院长决定,可延长两个月)是纯普通程序民事案件六个月审限的一半的立法精神相吻合。并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