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分权制衡理论将监督权授予自己选举出来的机构-监事会,由监事会代表出资者行使对公司董事会和经理人的监督权。由此可见,监事会行使的职权是出资者赋予的监督权,是 经验和经济管理知识的会计、审计人员、律师等,他们的职责主要是检查公司财务状况,防止公司经营管理者以权谋私,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目前,日本和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39.html -
了解详情
设立。公司法第75条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5人以上为发起人。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起人可以少于5人,但应当采取募集设立方式。这说明, 招聘,然后由各单位录用,一旦该会计有做假账行为,将被列入不称职会计人员黑名单,逐出上海市,永远不得在上海市从事会计职业。这项制度有力打击了做假账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67.html -
了解详情
,董事代表股东利益的作用失效,董事会形同虚设,不能正常运作。 3、把公司分权-制衡机制看成“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甚至是“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和聘任机制。然而事实上,许多改制后公司仍然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模式来管理现代公司的经理层人员。这种做法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根本不能相容,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46.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苏州信托)的监事长兼任高级管理人员(总经理助理),有1家公司(内蒙古信托)的部分董事和监事由地方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和财政资金管理部门的领导直接 。 [7]其总计41.18%的持股比例已经超过第一大股东福建华侨投资(控股)公司(29.41%)。 [8]参见《公司法》第67条和第69条。 [9]《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4.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的理解,而且常常能起到比刑法典更强的预防特种行业犯罪的警示功能——因为专业人员对行业法律的熟悉程度往往高于对刑法典的了解。[17]第四,在公司法中整合 对待、倾斜保护,也使得公司法失去了其应有的中立性与私法性。第三,将国有公司纳入公司法的调整范围将极大影响公司法的稳定性与可预期性。的确,难以否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74.html -
了解详情
他们排除在受贿罪的主体之外;其次,国有医疗卫生部门属于国有事业单位,很显然,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中的公司、企业无法包容国有事业单位,按照罪刑法定原则,他们 和其本身的事业性收入,其主要目的是公益性的。而且,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国有医疗卫生部门虽然做到了独立核算,但尚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下属单位,还不能完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0.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然而,我国1979年刑法并没有规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因此,对于公司董事、经理的此类非法竞业行为,就只能追究其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不能 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后罪的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第二,主观要件不同。本罪一般是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后罪是为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49.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体范畴。刑法第382条第2款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也可以构成贪污罪的主体。在这条规定中, 挪用公款罪主体与贪污罪主体不同在于,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不包括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却包括。2000年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对受委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22.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随着一部分国营、集体企业实行承包、租赁制度的形成,出现了一大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委托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状况。针对这一形势,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 适应的干部管理体制的建立,贪污受贿罪的主体不应再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具有传统体制性渎职的主体,更不应包括由其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5.html -
了解详情
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在从事哪些工作时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 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