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执行裁判;出席关系到公益的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庭并发表意见;监督审判以及在司法行政上有权监督警察、律师等等[vi]. 近代意义上的法国检察制度 得出结论认为,检察机关的事后监督模式存在着理论上的困境。 七、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转轨 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检察监督制度也同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34.html -
了解详情
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构成了对法院的实质性约束。既然民事诉讼法尊重当事人对于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的选择权,那么也就应当尊重当事人对再审程序的 文献:1.《民事诉讼法学》常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民事再审程序之改造》李浩《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3.《诉讼法与律师制度》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0.html -
了解详情
一原则相抵触。第三,它损害了当事人诉讼法上的利益。过去,人们往往认为国内民事诉讼管辖只是法院间受理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问题,如何划分管辖。与当事人没有什么关系 的是,原告的这种做法通常是在得到下一级法院默许后进行的,甚至是原告的律师事先同受诉法院的法官共同事先安排好的,所以,当被告对级别管辖提出异议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行业自律性质的交通事故处理机构、医疗事故处理机构、律师赔偿纠纷处理机构、证券交易纠纷处理机构等等。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的建立,对于 惟有如此,看起来背道而驰的两种改革理路才能相安无事并且相辅相成。第二个问题是民事诉讼基本保障的“国际法化”问题。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人们认识到,为了维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5.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出来,而在大陆法系中法官是理性的,他用一种理性、冷静思维识破当事人双方律师的表演,他会从事实角度来观察,而这种理性是通过专业训练而来。但 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当然法律体系也必然发生转化,从而体制同样必然发生转化。我们民事诉讼中规定的职权主义,越来越和我们的商品意识、商品生产者地位、商品生产者自由处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64.html -
了解详情
本规则并没有起很大的作用。联邦德国的法官在民事诉讼中所起的作用超过英美法国家的法官,当事人及其律师的作用则相应减小。联邦德国法的传统观点认为法官 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准许或者不按撤诉处理”。从《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看,没有明确规定在何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9.html -
了解详情
的自由。[6](P109)我国有必要根据民事诉讼特性,参照外国的合理规定,重塑辩论原则。[7]但是,考虑到我国律师的数量和质量,国民的法律水平以及 当事人之间实际的不平等,那么运用诚信原则对当事人加以约束是保障当事人平等实施诉讼行为的一个手段。[10]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是当事人自主性和自治性的基本保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94.html -
了解详情
的73741件,占二审总数的25.8%.根据上面的数据统计,不难看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机制的运行状况至少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却试图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乃至重金收买法官而获取胜诉判决。此外,还有一些律师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在明知无理的情况下,却利用当事人不懂法、不知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9.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改革的集大成者,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1日印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其中规定了”举证时限和证据交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 过渡性、阶段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律师职业的发达及法律援助制度等配套措施的健全而逐步调整完善,最终达到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34.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也是判定重复起诉、诉的合并与分离以及既判力客观范围的根据。“诉讼标的”一词是从德语Streitgegenstand翻译而来,在日本称为“标的物”。在我国, 的。1848年纽约州《民事诉讼法典》的通过形成法典诉答,这部民事诉讼法通常被称为“菲尔德法典”,因为其起草者是著名的纽约开业律师,致力于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