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三类。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自诉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有所放宽,意在使即使是严重的侵犯被害人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在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时,亦可通过自诉的途径加以救济。但并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89.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是指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 ,有向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请求给付扶养费的权利。 (二)关于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主体资格的确认 作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主要包括:(1)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701.html -
了解详情
是人民法院经公告后未找到被害人而将赃款赃物作为无主财产上缴国库之后,被害人才过来认领财产。[3] 对于上述两种情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在 作了区别对待,而且着重保护了被害人的个体合法财产权利,这些立法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极其难得的,是值得肯定与称道的。但是,上述规定还存在有待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08.html -
了解详情
排除规则属于第一梯队。这不仅已经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5条作铺垫,更 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关于适用对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规定,非法言词证据排除的适用对象不仅应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应当包括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90.html -
了解详情
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发出书面通知,由其提出书面意见,在指定期限内未提出意见的,应当记明笔录。 3、2003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 投诉,要求解除有关强制措施。 4、2003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人民检察院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依法执业的规定》中对听取律师意见更是以专章形式做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16.html -
了解详情
方在开庭前应经过法定程序向控方公开本方掌握的证人和证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据此防范性地在《人民检察院实施〈刑事诉讼法〉规则》(试行)第299条规定了“突然举证”, 被告有利的证据材料也应开示。因而“无论是被告人过去的供述与辩解、证人的庭前证言、被害人的庭前陈述、还是物证、书证、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3.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证据必须确实充分;第三,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11]而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撤回起诉的三种情形(或称三个条件):一、不 申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一大特点,加强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充分保障被害人的申诉权和起诉权,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58.html -
了解详情
的内容,被害人的权利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 3、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 首先,控辩协商是公诉案件侦查的需要。我国刑事诉讼法 使审判工作真正走上法治轨道。 四、在我国确立控辩协商制度的可行性 1、立法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51.html -
了解详情
增加不起诉决定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从而真正实现对刑事公诉权的制约。 第二,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2003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了《 了犯罪嫌疑人对这种不起诉决定向上级检察机关申诉的权利。然而,与犯罪嫌疑人相对立、同为案件当事人的被害人则对各种不起诉决定拥有向上级检察机关申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9.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记录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受理;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对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给付,被害人又坚持向 被害人具有选择在一审判决宣告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是在判决生效后直接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但因该司法解释未能充分贯彻《民法通则》第136条、第13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6.html -
了解详情